| 圆桌落幕,思享未止 | 一份来自“AI+”导师的延展阅读书单 |
| 发表时间:2025-11-05 阅读次数:167 |
【济图圆桌】虽已结束,但关于“人工智能+”的思想交锋仍在延续。我们惊喜地收到了与会导师们发来的“课后加餐”。现在,我们将这份珍贵的【思享延展书单】分享给所有关注“AI+”的你,让我们借由导师们的视野,继续这场跨学科的智慧旅程。
【导师荐读:跨越边界的思想地图】 主题一:AI与创意产业的未来范式 o关联导师:范凌 教授(设计创意学院教授/特赞科技创始人) o篇目点睛:范老师荐读的一系列文章深度剖析了AI如何重构创意的工作流与价值逻辑,与范凌老师现场提出的“理解用户的AI智能体”、“创意的可计算性”等观点形成了精彩的呼应与延展,为您揭示“AI+设计”的底层思考与未来趋势。 o相关资料链接:请搜索范凌/特赞公众号,关注系列文章。
主题二:大模型的技术前沿与挑战 o篇目点睛:如果您对朱磊老师分享的“高效能多模态大模型”意犹未尽,此系列专著将带您直击当前大模型技术在效率、算力与应用边界上的最新挑战、突破与未来图景。 o推荐书籍: 书名:为机器立心 作者:朱松纯著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39-1513-9 馆藏地:四平路校区图书馆科技图书阅览室(中文)阅览楼二楼 索书号:TP18/ZZ717 内容简介:世界知名人工智能专家,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重磅力作。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中国路线,让AI不再缺“心”,点亮人工智能的“中国时刻”! 厘清通用人工智能的3大关键迷思:ChatGPT等大模型无异于缸中之脑;不是鹦鹉,而是乌鸦;理(U体系)与心(V体系)并非对立。 创造性地提出通用人工智能(AGI)的“1238”中国路线:“1”——一个大一统理论框架,让AI眼里有活;“2”——两个系统完备性,让AI的脑袋不缺弦;“3”——三个基本特征,让AI能完成自主任务;“8”——八个关键问题,让AI具备三观。 展示了中国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四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通用人工智能大任务仿真平台“通界”;通用人工智能评级标准与测试平台“通智”;通用人工智能科研平台“通境”。
书名:为人文赋理 作者:朱松纯著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39-1634-1 馆藏地:此书刊正在处理中 索书号:B2-39/Z717 内容简介:本书的主题是从通用人工智能的视角来诠释中国的思想。朱松纯教授致力于搭建人文社科与通用人工智能的双向连接,本书是为人文赋“理”,即以人工智能的数理与认知模型诠释中国思想,试图为中国优秀哲学思想构建严格的数理体系,以便中国思想可以在正在到来的智能时代指导社会治理与实践,从而转化成强大的生产力。
主题三:AI时代的社会伦理与治理 o关联导师:解学芳 教授(人文学院) o篇目点睛:当技术狂飙突进,人文与伦理的审视至关重要。该系列图书从具体案例出发,深刻回应了圆桌论坛上关于算法公平、数据隐私以及人机共生的深度关切。 o推荐书籍: 书名:人机对齐∶如何让人工智能学习人类价值观 作者:(美)布莱恩·克里斯汀 著;唐璐 译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ISBN:978-7-5710-2173-3 馆藏地:嘉定校区图书馆(中文)九楼 索书号:TP181/ZK281.2 内容简介:在书中,我们将认识第一批积极应对对齐问题的学者,了解他们为了避免AI发展的局面失控,付出的卓绝努力和雄心勃勃的计划。克里斯汀不仅精练地描绘了机器学习的发展史,并且亲自深入科研一线同科学家对话,准确呈现了机器学习最前沿的进展。读者可以清晰认识到,对齐问题研究的成败,将对人类的未来产生决定性影响。
书名:数字化生存20周年纪念版 作者:(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 著;胡泳,范海燕 译 出版社: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0736-1 馆藏地:四平路校区图书馆书库 书库一楼 索书号:TP391.9/ZN262 内容简介:《数字化生存》描绘了数字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教育和娱乐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其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是跨入数字化新世界的最佳指南。英文版曾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主题四:AI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新范式与自我突破 o关联导师:黄立鹤 教授(外国语学院) o篇目点睛:黄老师深刻阐述了在人工智能时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哲学社会科学的范式变革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并指明了构建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的具体路径。与此同时,黄老师荐读的施一公《自我突围》以科学家个人真实的人生轨迹,从微观层面生动诠释了这种创新与担当的时代精神,体现了知识分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o相关资料链接: 《构建人工智能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新范式》(发表于《解放日报》) (https://www.jfdaily.com/journal/getMobileArticle.htm?id=469505) 作者:施一公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217-5290-8 馆藏地:四平路校区图书馆书库 书库一楼 索书号:TP391.9/ZN262 内容简介:从河南小郭庄的淘气少年到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再到致力于培养科技人才的教育工作者,施一公在自我成长之路上从未停下脚步。 这是一本关于成长、求学、教育、家庭、友谊、理想之书,既写给自己,也写给教育科研工作者,更是写给青年学子,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共同前行。
主题五:智能计算的基础设施革新 o关联导师:关晓飞 教授(数学科学学院) o篇目点睛:数学是AI的基石。下列学习资料从计算本质出发,完美注解了关晓飞老师所研究的智能计算等技术如何为上层复杂的AI应用提供强大的底层驱动力与可靠性保障。 o推荐书籍: 书名:动手学深度学习(PyTorch版) 作者:阿斯顿·张(Aston Zhang)/ [美]扎卡里·C.立顿(Zachary C. Lipton)/ 李沐(Mu Li)/ [德]亚历山大·J.斯莫拉(Alexander J. Smola) 著;何孝霆,瑞潮儿·胡 译 出版社: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60082-0 馆藏地:四平路校区图书馆书库 书库一楼 索书号:TP181/ZZ344,2A 内容简介:本书重新修订《动手学深度学习》的所有内容,并针对技术的发展,新增注意力机制、预训练等内容。本书包含15章,第一部分介绍深度学习的基础知识和预备知识,并由线性模型引出最简单的神经网络——多层感知机;第二部分阐述深度学习计算的关键组件、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等大多数现代深度学习应用背后的基本工具;第三部分讨论深度学习中常用的优化算法和影响深度学习计算性能的重要因素,并分别列举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中的重要应用。
结语: 一次圆桌的结束,是无数个新思考的起点。感谢导师们的倾情分享,更感谢每一位持续关注、热爱思考的你。让我们保持这份对前沿的好奇与热情,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共同前行。 图文:文科学科服务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