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回顾 | 墨里江山映丹青,技意相生悟画魂 |
| 发表时间:2025-11-03 阅读次数:88 |
|
2025年10月31日午后,秋阳和煦,同济大学博物馆二楼闻道堂内座无虚席,“墨里江山——从‘千帆隐映’品国画中的‘技法’与‘意韵’”讲座如期举行。现代书画家江理平先生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实践,引领在场师生与书画爱好者进行了一场穿越宋元明清、融汇技法与意蕴的国画探索之旅。
同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周玮对江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传统文化讲座在校园美育中的重要意义。随后,讲座正式拉开帷幕,江理平先生以精炼的概述,开宗明义地指出技法在国画创作中的基础性地位。他还援引南齐谢赫“六法论”之首的“气韵生动”作为最高准则,强调一切笔墨技巧最终都服务于作品内在生命力的焕发与精神境界的提升。并结合自身创作经验,对绘画过程中“意”对“笔”的统领作用分享了独到的见解。
讲座最后,江理平先生阐述了国画的理想境界——技法与意韵的浑然一体。他以元代倪瓒“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为例,说明当技巧高度纯熟、内化于心时,笔墨本身便不再是束缚,而是画家胸襟气度的直接流淌。至此,技法与意韵不再分彼此,共同成就艺术的化境。
理论阐述完毕,江先生带领师生们移步博物馆一楼展厅,结合“千帆隐映 静水流深——江理平书画艺术于教育实践展”中的国画展品进行讲解与互动。面对亲笔画作,他将前述理论具象化,使在场师生和书画爱好者们对笔墨、构图、气韵有了更真切的感知。
讲解互动过后,江理平先生落座展厅内“望云楼”,为师生及书画爱好者现场题字。本次讲座,江理平先生以其跨力学与艺术的独特学术背景,数十年沉潜书画的深厚功力,成功地将国画深奥的“技法”与“意韵”关系条分缕析。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审美的启迪,让师生们在墨韵江山中,深切领略到中华传统书画艺术的永恒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