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在德语世界的译介史述与文化诠释 |
发表时间:2025-10-15 阅读次数:52 |
2025年10月10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帆教授主讲的“《论语》在德语世界的译介史述与文化诠释”学术讲座在同济大学德文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各个院系的150余名师生聆听了此次精彩的讲座。 《论语》集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论,曾被古人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宝典;在当今世界,《论语》的总印数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圣经。从《论语》的重要地位和全球文化价值出发,张帆教授开启了一场内容丰富的讲座。依托她和团队正在建设的世界文学“中国故事”数据库,讲座以文本为据、以史料为证,结合数字人文技术,展现了关于《论语》的译介与诠释的最新研究成果。 张帆教授指出,《论语》在德语世界两百余年来的传播,折射出中德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嬗变性和多元性。《论语》以其内涵的朴素的处世哲学以及中西共同的价值取向,已成为德语世界解码中国、自我修身的精神圣典,也彰显了中国典籍源源不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最后,同济大学博物馆的曾小娟老师感谢了张帆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希望同学们通过“儒典新声”系列活动探索理解《论语》、理解传统文化的新视角、新方法。张帆教授强调了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回归其精神内核的重要性。她指出,中华典籍不仅是文化身份的象征,更是构建自我认知、获得精神归属感的桥梁。青年学者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扮演关键角色。她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积极投身于《论语》等经典研究中。 文字供稿 孙璐瑶 曾小娟 照片供稿 余若华 编辑 孙璐瑶 审核 周玮 曾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