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总是在问:
AI浪潮汹涌,我的专业将驶向何方?
“人工智能+”究竟是宏大叙事,还是与我切实相关的未来图景?
当技术迭代的速度超越我们的学习节奏,是焦虑内耗,还是主动破局?如果你也被这些问题困扰,那么这场圆桌论坛,正是为你而来。
本期【济图圆桌】以 “学科交叉中的人工智能+” 为主题,一次性汇聚了五位来自设计、人文、医学、计算机、数学领域的资深学者。他们将从各自领域出发,为你绘制一幅AI赋能千行百业的“全景地图”,带你看见跨界融合的无限可能。
◆ 一场不容错过的“全明星”导师阵容
◆
这一次,我们邀请的不仅是各自领域的专家,更是勇敢的“跨界探险家”:
范
凌 教授 |设计创意学院/特赞科技创始人
他将揭秘:在真实的商业世界里,AI如何驱动创意与设计?从实验室到产业界,“AI+”落地的挑战与机遇究竟何在?
解学芳
教授 |人文学院
她将追问:当AI构建新的虚拟世界,它将如何重塑社会、伦理与人的认知?技术狂飙中,我们如何守护人之为人的价值?
黄立鹤
教授 |外国语学院
他将展现:一位外语学者如何利用AI攻坚人类脑健康难题?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交叉学科如何“无界创新”的范本。
朱
磊 研究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他将剖析:支撑一切炫酷应用的底层技术核心是什么?大模型之后,AI技术的下一站将去往何处?
关晓飞
教授 |数学科学学院
他将诠释:如何用数学的确定性,为AI的“黑箱”注入可解释的智慧?智能计算的未来,需要怎样的数学灵魂?
◆ 在这场活动中,你将收获
◆
一张清晰的“AI+交叉学科”认知地图: 理解AI如何与你的专业结合,找到专属的赛道。
一次与产学研大咖的面对面机会: 聆听最前沿的洞察,提出你最困惑的问题。
一个打破信息差与焦虑的契机: 看清趋势,明确方向,为自己的大学规划和未来职业发展找到锚点。
▌ 活动信息
▌
主题: 学科交叉中的人工智能+
时间: 2025年10月21日16:00-18:30
地点:同济大学德文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图书馆
报名方式:
学生可以选择扫码后进入“卓越星”平台报名参与讲座,教职工进入“我的图书馆”系统平台报名参与讲座。
“卓越星”平台

“我的图书馆”平台

席位有限,立即扫码报名!
10月21日,让我们相约德图,听五位导师如何拆掉思维的墙,在学科的交叉点,点亮未来!

圆桌嘉宾(按专家姓氏拼音排序)

范凌
同济大学教授、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创立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特赞科技,是上海人工智能“北斗七星”之一。

关晓飞
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不确定量化专委会常务委员,智能计算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员,大学生创新创业和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老师。

黄立鹤
同济大学长聘教授,现任同济大学文科建设处副处长、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秘书长、同济大学语言学与多模态符号学研究所副所长。

解学芳
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艺术与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科技伦理委员会委员。

朱磊
同济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务助理,同济大学工程智能研究院大模型与算法中心负责人。
图文:文科学科服务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