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您的反馈是什么?

   取消
馆长信箱 咨询反馈

新闻动态

立秋:乃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
  发表时间:2025-08-07  阅读次数:511

立秋

《汉书·律历志》原文

其以七年为元年。遂诏卿、遂、迁与侍郎尊、大典星射姓等议造汉历。乃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举终以定朔晦分至,躔(chán)离弦望。乃以前历上元泰初四千六百一十七岁,至于元封七年,复得阏(è)逢摄提格之岁,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太岁在子,已得太初本星度新正。

……

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先藉半日,名曰阳历;不藉,名曰阴历。所谓阳历者,先朔月生;阴历者,朔而后月乃生。

……

乃诏迁用邓平所造八十一分律历,罢废尤疏远者十七家,复使校历律昏明。

立秋-图书馆

二十四节气的雏形可追溯至夏商,至战国时期其体系初具规模,而最终完成规范化和制度化,则是在汉代。《汉书·律历志》详细地记载了汉武帝元封年间编订律法、历法、天文等制度的过程。本期专栏为师生推荐经典《汉书》希望大家了解二十四节气从形成到成熟的过程,以及它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

典籍撷珍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历时近四十年,经多人之手编纂完成。其记载保存西汉历史资料最为完备,所记汉武帝中期以后历史具文献价值。汉书十“志”内容贯通古今,被视为精华之作,其中《律历志》是“志”的第一篇,系统记载古代音律与天文历法等内容

《律历志》表明,我国历数由来实久,历代法式,继承前代,又多有创新。此处所言汉历”,即太初历,将“立晷仪,下漏刻,追二十八宿”的精密观测“八十一分法”的数学推演与“诏”、“用”、“罢废”、“校”等制度紧密结合,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在制度层面的实践为后世历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展现了汉代对统一时间标准的高度重视,更凸显了汉代在天文观测数学计算上的卓越成就。

立秋节气一般还在“三伏天”中,气温并未立即下降,但是季节转换已经开始,秋阳烈烈为“禾谷熟”的收获拉开了序幕。读《汉书》,我们不仅能够感悟到中华文明中尊重自然、顺应节律的优秀传统体会到古代科技精妙。

济图书荐

1.汉书,班固撰,中华书局,2012

索书号:K234.104.2/B189-4,2/2

馆藏地:嘉定保存本书库


2.简体字本二十六史.1-25.汉书,班固撰,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索书号:K234.1/B189-2C/1

馆藏地:嘉定保存本书库


3.汉书,张永雷、刘丛译注,中华书局,2009

索书号:K234.104.2/B189-4

馆藏地:四平路校区图书馆书库一楼


4.漢書五行志校疏梅軍校疏,中华书局2022

索书号:K234.104.2/M287

馆藏地:嘉定校区图书馆(中文)楼,四平路校区图书馆书库


5.漢書補注()班固撰()王先謙補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

索书号:K234.104.2/B189-5A

馆藏地:四平路校区图书馆书库





文字:张碧君 陈志豪

海报:黄英洁

编辑:王莉君

审核:周玮 周黎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