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您的反馈是什么?

   取消
馆长信箱 咨询反馈

新闻动态

阅见·在场 | 当叶片舒展时,故事开始生长(一)
  发表时间:2025-05-08  阅读次数:50

封面

这个春日,我们在图书馆文榷堂保存了一场关于永恒的展览。在花花叶叶的场域里,植物标本开始用年轮讲述那些被折叠的晨昏。

后来,我们还去过樱花盛开的大道,走过济海边的桃红柳绿,留下许多新的植物标本,也收到了非常多同学师生分享的“我的同济植物故事”。

此刻,我们想把这份带着露水的相遇延续到云端。那些在留言板里生根的植物故事,那些在标本框外悄然舒展的生命轨迹——都将在屏幕里长成新的年轮。

请允许我们以校园草木的欣赏者身份,与大家分享这条长满故事的绿径。


当一只鸟选择一棵树,整座校园开始仰望

我们总说"人非草木"

可当普通夜鹰选中那根横枝时,

这棵榆树突然有了姓名:

"看!夜鹰的树!"

从此早八人的奔跑路线里,

多了一个必须驻足的坐标。


植物故事


普通夜鹰的树

薛定谔的切尔茜(储欣怡)


你会不会认树?不是辨认一棵树的品种,而是把一棵具体的树作为独立的个体,从树林间识别出它。一年前的我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直到我也拥有了一棵“具体的树”。

这是棵榆树,一侧挨着河,一侧挨着路,剩下两侧挨着三好坞。它是一棵高大的,显眼的,上下课都可以路过的树。但就凭这些,还不足以让行色匆匆的早八卡点战士记住这棵树。直到有一天,这棵树上来了位不速之客。

客人名叫普通夜鹰,俗称“贴树皮”,鸟如其名,是一位昼伏夜出的家伙。因其白天不爱活动,几乎完全不飞也不叫,且拥有模仿树皮纹路和颜色的羽毛,所以很难在发现它。

就是这样一只行踪诡秘的鸟,居然会有一天在这棵周遭熙熙攘攘的树上住下。但又不由得想夸它很会选睡觉的地方,那是一根又高又长的横枝,大约三四米长,凌驾于水面上,这样夜鹰的排泄物就会直接落入河中,不会在地面上留下可疑痕迹暴露自己的行踪。树枝的两端都有较密集的树叶,中间段却没有遮挡,这样它就可以在中午安安心心地享受温暖的阳光,在想要隐藏自己时又可以躲进树叶里。它来的时候正值初秋,树叶还是碧绿的颜色,毫无萧瑟之感,在观察夜鹰的同时,我也把这棵树观察了一番。

最初以为它只是在这里暂居,毕竟上海处于候鸟迁徙路线上,有路过的鸟类想在这里歇歇脚暂居两天补充体力倒也不奇怪。喜爱观鸟的朋友们经过这棵树时,都会不自觉地停车驻足,抬头寻找普通夜鹰的身影,渐渐地一日日过去,这样的驻足观察逐渐成了习惯,甚至也让榆树上的夜鹰成了小有名气的风景,路过的匆匆人群会有几位选择在这里驻足,好奇地询问在看什么?直到后来,连校工也知道了这里有一只奇特的鸟,还会为慕名前来的鸟友指点鸟的藏匿位点。隔着一棵树的高度和一条河的宽度,大家牵挂着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它在同济住满一个月时,大家在三好坞的湖心亭为它办了“满月酒”庆祝。

天气一天天变冷,榆树的叶子开始渐渐过度成黄绿色,深秋的氛围笼罩着校园。我们开始猜测普通夜鹰的启程之日,依旧是每天路过大榆树时驻足、抬头,看它在睡觉还是在理羽,看它挪动身体时摇摇晃晃的步法,看它睡醒后打哈欠……就这样录下来无数张灵动的照片,就这样一过就是两个月……

某一天,一场寒潮过后,普通夜鹰悄无声息的重新开启了迁徙之旅,留下了空荡荡的大榆树。我依旧改不掉在榆树下驻足的习惯,就这样一直看到叶子变黄,看到叶子落光。我爱上了这只夜鹰,也爱上了它栖息的这棵树。





供稿丨同济师生

编辑丨王莉君

海报丨黄英洁

审核丨周玮 周黎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