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您的反馈是什么?

   取消
馆长信箱 咨询反馈

新闻动态

惊蛰:百草奋兴,秭鴂先滜。
  发表时间:2025-03-05  阅读次数:247

头条封面

《史记·历书》原文

昔自在古,历建正作於孟春。於时冰泮发蛰,百草奋兴,秭鴂先滜。物乃岁具,生於东,次顺四时,卒于冬分。时鸡三号,卒明。抚十二节,卒于丑。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幽者幼也,幽明者雌雄也。雌雄代兴,而顺至正之统也。日归于西,起明于东;月归于东,起明于西。正不率天,又不由人,则凡事易坏而难成矣。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尊为"二十四史"之首,采用“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合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了上古黄帝至汉武帝年间波澜壮阔而又丰富多姿的历史画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评价肯定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两方面的突出价值。今日展卷阅读,邀请同济师生共同聆听“太史公曰”。

典籍撷珍

《史记·历书》是司马迁《史记》“八书”之一,详细梳理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等历法体系,并记录了汉武帝时期修订《太初历》的历程,是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时空观的直接体现。《历书》分为历议和历表两部分,从“昔自在古”到“历术甲子篇”前属于历议,“历术甲子篇”下属于历表。

《历书》以“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为要,警示君王应遵循天道,顺应民意,以确保国家无灾无祸,所求皆得。字里行间,暗藏惊蛰时序之机——雷动风行,蛰虫启户,阳气升腾,山河尽褪萧瑟,万象自此更新。

惊蛰节气不仅深蕴“雷乃发声”的天道规律,更承载“以人应天”的文化仪式。雷霆震裂长空,恰似九天之神擂动天鼓。惊蛰日苍穹雷神击鼓为天文之序,桃华黄鹂鸣啭为物候之信,百姓“蒙鼓皮”为民俗之约,田间犁铧破土为农事之应。古人以历法为绳,串缀惊蛰三候:雷动、蛰醒、耕启,将天象、物候与人文活动串联。《历书》虽未言尽物候农事,但“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寥寥数语,展现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史家视野,而惊蛰正是这一思想的生动注脚。

今值惊蛰节气,春雷乍响启鸿蒙,文榷堂特荐《史记·历书》一卷,与同济师生共循先贤观天之智,感悟中华文明的时序哲思。


济图书荐

1、史记/()司马迁撰 陈曦 ... []译,中华书局,2019

索书号:K204.2/S658,10

馆藏地:嘉定校区图书馆(中文)六楼、四平路校区图书馆书库


2、史记:精注全译/()司马迁撰 李翰文主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索书号:K204.2/S658U

馆藏地:嘉定校区图书馆(中文)六楼


3、史记/()司马迁著,中华书局,2006

索书号:K204.2/S658E

馆藏地:艺术与传媒学院分馆(仅阅览)、嘉定保存本书库、四平路校区图书馆书库、人文学院分馆


4、史记/()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索书号:K204.2/S658S

馆藏地:嘉定校区图书馆(中文)六楼、四平路校区图书馆书库、沪北校区图书馆


5、百家汇评本史记/()司马迁著 张大可辑评,商务印书馆,2020

索书号:K204.2/S658-42

馆藏地:嘉定校区图书馆(中文)六楼、四平路校区图书馆书库





文字:张碧君

海报:黄英洁

编辑:王莉君

审核:周玮,周黎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