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园芳华”——嘉定校区“妇女节”师生文化沙龙 |
发表时间:2023-03-06 阅读次数:358 |
在春暖花开的同济时节, 我们迎来了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致敬每一个同济校园的她 致敬她们专注学业和事业的温柔坚韧 致敬她们丰盈时光和岁月的蕙质兰心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丰富师生文化生活 “嘉园芳华”师生文化沙龙如约而至
“嘉园芳华”——嘉定校区“妇女节”师生文化沙龙专场于3月6日,3月7日,3月9日中午为同济大学女教师和女同学带来药斑布制作、钩针编织、苏绣体验等系列非遗文化沙龙!活动均为30人/场,每场活动限学生20人,教师10人,仅限同济大学女学生和女教师报名,每人仅可报名一场,快扫描对应活动的二维码报名吧!
主办:同济大学图书馆 同济大学团委 同济大学工会 承办:文榷堂 同济大学研究生会
活动一 非遗安亭药斑布二十四节气杯垫制作 活动时间 3月6日12:00——13:30 活动地点 嘉定校区图书馆14楼文榷堂
“药斑布”通俗说是一种蓝印花布,用天然植物蓝草的液汁,经浸泡沉淀手工印染制成。其源于唐宋,盛于明清,是江南一带的传统印染工艺品。“药斑布”通过织布、刻版、刮浆、染色、刮白、固色、晾晒七道工艺,留下了自然冰纹,形成鲜明的蓝白之美,具有防蛀、防霉等功效,长期储存不褪色,不霉变。800年来,江南的民风民情,幻化成蓝白两色的传统纹饰,又演变出精致文雅的创新产品。
指导老师:柳玉成,安亭药斑布非遗传承人、上海市民文化节百强手工达人,多年来一致致力于药斑布的传承工作,在非遗进校区、进社区、进园区的授课人次达万人。
活动二 非遗钩织艺术编织 活动时间 3月7日12:00——13:30 活动地点 嘉定校区图书馆14楼文榷堂 钩织艺术在中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项百年非遗在融合了现代手工艺者的巧思后,在沿袭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一根钩针、一团毛线,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后,栩栩如生的作品从手中诞生。根据针法,可进行构思创作,蕴涵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因素,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指导老师:顾彩莉,同济大学教师,同济大学教师“俏手艺”社团钩织部部长。
活动三 苏绣茶巾制作体验 活动时间 3月9日12:00——13:30 活动地点 嘉定校区图书馆14楼文榷堂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为江苏省苏州市民间传统美术。苏绣起源于苏州,是四大名绣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嘉定苏绣,技法源于苏绣,至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以刺绣绘水墨,因其独特的风格流传江南,是嘉定区第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刺绣作为女红活计的典型代表,并在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中不朽的传承发展。它颐养了中国古代女子的轻灵秀丽的绝美性情,代表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勤劳善良和聪明智慧。
指导老师:陈碧娴,匠名阿紫,上海市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传承人,嘉定博物馆特邀讲师;在上海图书馆、上海枫之印画廊举办个人苏绣作品展,刺绣作品曾作为国礼赠予多个国家。
编辑:王莉君 审核:周玮、周黎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