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雅韵——苏绣主题文化展”暨嘉定校区师生苏绣实践体验 |
发表时间:2022-11-14 阅读次数:579 |
线若游丝,针如牛毛 银针彩线,竹绷绸缎 嘉定苏绣,技法源于苏绣,至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 以刺绣绘水墨,因其独特的风格流传江南 是嘉定区第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11月15日,让我们继续相约文榷堂 欣赏“江南雅韵——苏绣主题文化展” 同时嘉定区苏绣非遗传承人陈碧娴老师 带领师生现场完成枫叶或银杏刺绣 时间:11月15日(周二)12:00-13:30 地点:嘉定校区14楼文榷堂 限额30人,请老师和同学扫描二维码报名 【嘉定苏绣介绍】 嘉定的苏绣技法源于传统苏绣,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据记载,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曾丞相赵达之妹手绣《列国图》,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到了明代,江浙沪一带已成为丝织手业中心。有“以针作之称”。苏绣发源于姑苏,主要流行于江浙沪一带。嘉定地区保留了苏绣的传统工艺,改革开放后,嘉定苏绣受到随俨少绘画的影响,渐渐形成独有的水墨风格:用刺绣模板出水墨的质感,呈现笔断意连的效果,以绣出不是画作、胜比画作的作品。 【讲师介绍】 陈碧娴,匠名阿紫,上海市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传承人,嘉定博物馆特邀讲师;出身书香门第,自七岁起跟随外祖父学习苏绣,刺绣匠人严宝兴之孙,国家工艺美术师王玉祥再传弟子;集百家之所长,不断探索创新,以画入绣,创造出叶套针、编叠针等独特技法;在上海图书馆、上海枫之印画廊举办个人苏绣作品展,刺绣作品曾作为国礼赠予多个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