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您的反馈是什么?

   取消
馆长信箱 咨询反馈

新闻动态

闻学知行堂丨预告:炽火馀痕——封泥体验
  发表时间:2022-11-07  阅读次数:2271

封泥又称“泥封”、“艺泥”,始于先秦,一直流行到魏晋南北朝,目前已知最晚时代可沿推至宋金。古人在写有公文信件的木牍上覆盖木板、以绳捆缚,绳结处施以泥团以防他人拆启,并用印章压上印文。它是封缄简牍文书、物品囊笥的遗迹,也是印信重要凭记之一。


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书函之上,既施以检,而复以绳约之,以泥填之……以囊盛书,然后施检”。闻学堂邀请到《中国古代封泥大全》编委之一陈才老师,他也是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2010届校友,毕业后始终工作在书法篆刻创作与研究第一线。本期知行体验活动,由他为大家解读封泥,演示封泥的制作与使用,让师生们亲历古代封笺书简的过程。


如同学们有自己刻好的印石,可带至活动现场~

活动最后会有意外惊喜,敬请期待!

闻学堂传统文化知行体验活动

【主题】

炽火馀痕——封泥体验

【时间】

2022118日(周二)中午1200-1300

【地点】

图书馆十楼闻学堂

【主讲人】

陈才


【报名二维码】


【主讲人】

陈才,点墨轩艺术工作室创始人,在中学任一线书法教师。书法先后师从吴寒松、江理平先生,篆刻师从孙慰祖先生。现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浦东篆刻创作研究会理事、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同济大学中国书画协会副秘书长。参与《海上印坛百年—近现代海上篆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汪关篆刻集存》、《江理平:蔼然君子》、《中国古代封泥全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上海市志(1978-2010)》的《美术·书法·摄影卷》中《书法卷·教育培训篇》和《上海千年书法图史·现代卷》等图书的整理编撰,参与浦东篆刻创作研究会《印苑》杂志编辑工作;出版软、硬笔书法字帖等。




文字:曹洁冰

图片:朱颖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