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您的反馈是什么?

   取消
馆长信箱 咨询反馈

新闻动态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开课啦~
  发表时间:2022-08-23  阅读次数:1281

双创课题没方向?

科技文献检不全?

毕业论文难下笔?

新学期伊始,图书馆将倾力打造《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助你在“知识海洋”中扬帆起航,前沿热点早着先机,经典文献一网打尽,论文写作手到擒来,创新课题成竹在胸。

2022-2023第一学期的课程将于8月底正式开课,热诚欢迎同学们登录学校教务系统,踊跃报名选修。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课程编号:340012

课程类型:通识课选修课

课程学分:1.5学分

一、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明确:

系统培养学生有效认知、查询、获取、利用、交流和创造信息的能力!

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课程内容丰富:

本课程围绕双一流大学建设和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战略,构建信息素养培养体系,打造精品课程内容,以最基本信息检索基础理论为起点,重点讲解如何解决学习、科研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问题,包括信息源、科技文献类型、常用信息检索平台和科技文献数据库,以及科研课题完成过程中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思维过程、信息伦理、学术规范与相关法律等,全方位覆盖本科生科研创新全流程的文献信息利用的相关内容。采取课堂授课、上机实习、课题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培养学生有效认知、查询、获取、利用和交流科技信息,促进学习、研究和创新。

教学形式多样:

课堂授课、上机实习、课题实践、翻转讨论相结合。

考核形式:开卷上机实习+课题实践报告

二、教师团队

袁希蓓,副研究馆员,从教30余年,同济大学文献检索课资深教师之一,教学经验丰富,课程内容精彩,形式多样,广受学生欢迎。善于挖掘社会、科技发展的实际问题转变为小组课题,提高学生信息利用格局。

张凌先,副研究馆员,从教30余年,同济大学信息素养资深教师之一,教学经验丰富,对教学内容精益求精,好评如潮。善于针对社会热点设计教学环节,采用翻转课堂、课堂交互创新教学,培养学生课程知识的落地能力。

邬宁芬,副研究馆员,从教30年,同济大学信息素养资深教师之一。多年来面向学校本科生、研究生开展学分课程、嵌入式教学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善于把握学生需求,采用课堂交互创新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效果好。

刘玉红,馆员,从教10余年,负责及参与科研项目多项,其中包括《基于科研项目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分层教育模式初建》,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善于利用创新课题全过程关键问题的开展小组讨论、课题全过程注重实践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供稿:图书馆工科学科服务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