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您的反馈是什么?

   取消
馆长信箱 咨询反馈

新闻动态

【Lib•▪致理】专利检索的利器——联合专利分类(CPC)
  发表时间:2022-07-09  阅读次数:5800

图片来源:canva可画模板制作

上一篇为大家介绍了国际专利分类(IPC),今天我们继续聊另一个分类体系-联合专利分类(CPC)。

一、什么是CPC

图片来源:https://www.slideserve.com/mdailey/cooperative-patent-classification-cpc-ipc-committee-of-experts-powerpoint-ppt-presentation

由于全球专利文献分类体系众多,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进行检索有其局限性,为此,欧洲专利局(EPO)和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于201010月开始联合开发一种新的分类系统,被称为联合专利分类(Cooperative Patent Classification,简称CPC),于201311日正式启用。

二、CPC分类表的构成

联合专利分类(CPC)体系为实现与IPC的兼容,大体上沿用了IPC的分类规则。CPC分类表包括主干类号(main trunk)和引得码(indexing code),主干类号既可标引发明信息,也可标引附加信息,引得码只能用于标引附加信息,使搜索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

  1. CPC主干类号(main trunk

CPC 共分为9个分部,在A-H部的基础上增加了Y部,用于容纳新技术和跨领域技术等,并加入了美国专利分类交叉索引(XRSCs)和摘要内容。(见图1

1节选自国家知识产权局CPC分类导航(Y部)

主体部分主干类号采用了与IPC相同的分层结构,包括5个主要层级,从高到低分别是部、大类、小类、大组或和小组(具体不再赘述,可以参考上一篇推文《专利检索的利器—国际专利分类(IPC)》了解)。

CPC分类表中,有些类名用大括号"{...}"表示,表示CPC组别的内容在IPC分类中不存在,或表示在IPC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见图2

2节选自国家知识产权局CPC分类导航(A部)

  1. 引得码(indexing code)(“2000” 系列)

CPC中引得码的命名规则与主干类号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引得码的大组采用以 “2”开始的4位十进制来表示。因此又称为 “2000”系列。CPC分类体系中的“2000”系列分类号是一个多重分类体系,“2000”系列分类号只能用于分配“附加信息”分类号,它从技术的多个侧面对一定范围内的某一主题进行进一步细分,如按照发明目的、用途、构造、功能、材料、控制等方面对某一主题的多角度细分。(见图3

3节选自国家知识产权局CPC分类导航(B部)

三、如何获取CPC分类号

  1. CPC(联合专利分类)网站查询

CPC发布的有关分类表和定义可通过官网菜单中的 “CPC Scheme and Definitions”获得。(见图4

链接:http://www.cooperativepatentclassification.org/index.html

4 CPC联合分类体系网站首页

选择“Table”链接,即可浏览CPC分类表的各个分组以及对应的分类定义(见图5)

5 CPC Scheme and DefinitionsCPC分类表和定义)

  1. EPO(欧洲专利局)网站查询

链接:http://worldwide.espacenet.com

6 EPO(欧洲专利局)CPC浏览界面

  1. USPTO(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查询

链接:http://www.uspto.gov

7 USPTO(美国专利商标局)CPC查询界面

  1.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查询

链接:https://pss-system.cponline.cnipa.gov.cn/navigationSearch

8国家知识产权局CPC分类导航界面

我们以欧专局为例,介绍一下如何查找有关“应用于交通领域的氢燃料电池”的相关技术主题对应的CPC分类号。

首先我们进入欧专局CPC分类查询界面https://worldwide.espacenet.com/classification?locale=en_EP)(见图9

9 EPO(欧洲专利局)CPC分类检索界面

输入对应的检索词“hydrogen fuel cell”,这样就可以快速找到对应的CPC分类号,类号为:Y02T 90/40(见图10

10 EPO(欧洲专利局)CPC分类检索结果界面

勾选对应的CPC分类号,点击“Find patents”就可以快速找到相关的专利技术。(见图11

11 EPO(欧洲专利局)专利检索结果界面

CPC分类体系是一种能快速、准确地检索专利文献的有效工具。利用好CPC分类,可以有效了解技术发展动向,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