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致理】专利——科研的另一个“加油站” |
发表时间:2022-06-11 阅读次数:971 |
图片来源:采用canva.cn文字模板自绘 科研创新离不开专利技术,怀着科研之梦的你,是不是想更好地提升自我,走好科研创新之路?在在论文越来越难见刊的今天,转变思路,投身专利,助力科研,提升自我,让科研更加精彩。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专利的相关知识吧~ 图片来源:Pinterest.com
图片来源:Google图片修改 “专利”一词来源于拉西文“litterae patents”含公开的意思。原指盖有国玺印鉴不必折封即可打开阅读的文件。中国西周时代也出现“专利”一说。《国语·周说篇》记载:“匹夫专利,猷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当时所说的 “专利”,仅指独占自然资源谋取厚利。现代 “专利”一词含义,则与上述完全不同,含三种意义: (1)专利成果,即受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的技术成果; (2)专利证书,即国家有关机关颁发的确认对某一发明技术成果享有专有使用权的证明文件; (3)专利权,即对某一技术成果所有的专有使用权。 (法学大辞典, 1991, 页108) 现比较常用的定义是: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是国家按照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二、专利主要特征: (1)独占性: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时间性:指专利权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是有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期限届满即终止。 (3)地域性:一项发明在哪个国家或地区获得专利权,就在哪个国家或地区受到保护。这里重点解释一下专利的地域性。 图片来源:Pinterest.com 举个例子:A公司在中国申请了有关5G技术的专利,B公司在美国制造并销售使用该5G技术的产品,那么B公司是否侵犯了A公司的权利呢? 答案:否,A公司的专利只在中国受到保护,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不受保护。这就是专利的地域性,当然,A公司也可以在其他国家就同样的技术申请该国的专利。这里就涉及到涉外专利申请问题。 三、涉外专利申请的基本途径: 申请途径主要有两个,传统的巴黎公约体系和PCT体系,PCT体系是现如今比较常用的进入国外申请的途径。那什么是PCT? 图片来源:Google图片 PCT是《专利合作条约》( 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 的英文缩写, 是有关专利的国际条约。根据PCT的规定,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PCT途径递交国际专利申请,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目前已有156个国家加入了该条约。《专利合作条约》于1970年6月在华盛顿签订,1978年1月生效,同年6月实施。我国于1994年1月1日加入PCT。 应当注意的是,专利申请人只能通过PCT申请专利,不能直接通过PCT获到专利。要想获得某个国家的专利权,专利申请人还必须履行相应的手续,由该国的专利局对该专利申请进行审查,符合该国专利法规定的,才能授予专利权。
图片来源:Google图片 在我国,我们把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 我国《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对发明的定义是:“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它的保护期限为20年。 我国《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对实用新型的定义是:“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我们注意一点,只有涉及产品构造、形状或者其结合时,才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它的保护期限为10年。 我国《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对外观设计的定义是:“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它的保护期限新修订为15年。 请注意:专利保护期限均自申请日起算。专利申请被授权后要及时缴纳年费,未及时缴纳年费专利也会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