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为“知识产权与青年:锐意创新,建设未来”,全国知识产权周主题为“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一项重要权利,在高校科研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成为科研的另一个“加油站”。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更好保护和激励高价值专利,并首次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明确到2025年达到12件的预期目标。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三大核心要素之一,汇聚了大量的创新资源,承担着高价值专利培育的责任和使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知识产权特别是高价值专利的重要支撑。
“什么是高价值专利?”
目前还没有权威说法,但一致认同能够为专利权人带来高额收益或者竞争优势的专利被称作为“高价值专利”。现有观点大多将其分为五个维度,技术维度、法律维度、市场维度、战略维度和经济维度,在这五个维度上有较好表现的专利可被认为是潜在的“高价值”。
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中明确规定,“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是指每万人口本国居民拥有的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符合下列任一条件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
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
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
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
根据以上统计原则,我们先来探究下高校高价值专利情况。
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
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包含9大产业,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和相关服务业。经检索后发现,相关服务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制造装备产业高校申请量占比较高,分别为23%、20%、19%及16%,如图 1所示。

图 1 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中高校申请量分布
高校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高校发明专利情况
筛选申请年为2003年至2011年的有效专利,可获得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高校发明专利42466件,其中发生转让的10602件,占比25%。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维持10年以上的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分别持有9985件、9496件与7466件。如图 2所示。从申请人所在地区的角度,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别是北京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分别占比21%、12%及8%,如图 3所示。

图 2 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高校发明专利情况(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图 3 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高校发明专利情况(申请人所在省份)
高校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
专利权质押融资是一种将“知本”转化为“资本”的融资手段,可以有效帮助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发生质押的专利需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其法律状态变更,但是质押融资金额无法在数据库中检索到,因此该部分仅采用数据库中具有质押登记的专利数据,共获得高校质押登记的有效发明专利2001件。这些质押登记的专利中,新材料产业质押登记524件,其次是生物产业,质押登记364件,新一代技术产业质押登记233件,占比分别是26%、18%及12%,如图 4所示。

图4质押有效发明专利(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高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
国家科学技术奖对应项目名称,只可获得相关项目及主要完成人信息。本文中筛选高校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中国专利奖金奖、中国专利银奖的有效专利,共计717件。其中,清华大学获得52件,华南理工获37件,浙江大学获28件,如图 5所示。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维度,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及高端设备制造产业占比前三,分别是21%、16%及13%,如图 6所示。并且,各校获奖专利在战略新兴产业分布具有差异化,如图 7所示,清华大学在3-新材料产业及1-新一代技术产业获奖量超过10件。

图 5 中国专利奖的高校发明专利申请人分布

图 6 中国专利奖的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战略性新兴产业)

图 7 前十中国专利奖获奖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期开始,我们将从多个角度,进一步剖析高校高价值专利ABC,敬请关注~~
数据来源:本文中专利数据以大为专利检索与分析平台、壹专利及Derwent
Innovation交叉验证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