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习” 文榷雅“典”】文化专栏 |
发表时间:2022-05-18 阅读次数:635 |
编者按:因疫情防控需要,图书馆阅览线下服务受限,线下文化活动暂停。图书馆将推出“非常时习”系列服务,“文榷雅‘典’”就是近期新推出的线上文化专栏。 “文榷雅‘典’”以同济校园美图美景结合《习近平用典》,每期跟师生重温文化典籍,走进文化、加强学习、提升素养。 欢迎老师同学给我们投稿,分享拍摄的校园美图和你的“用典故事”,投稿热线wanglijun@lib.tongji.edu.cn。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原典】 文学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孔子曰:‘麻冕,礼也,今 也纯,俭,吾从众。’故圣人上贤不离古,顺俗而不偏宜。” ——﹝西汉﹞桓宽《盐铁论·忧边第十二》 【释义】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出自桓宽的《盐铁论》,并将原文 中的“随世而制”化用为“随事而制”。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西汉政府召开了盐铁会议。后桓宽根据盐铁会议的记录推衍整理成《盐铁论》六十篇。该书记述了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从全国各地召集来的贤良文学人士,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问题展开的辩论。这次会议,废除了当时的全国酒类专卖和关内铁官制度,结束了汉武帝时代的经济管制政策;同时在思想上终止了汉初儒法合 流,重新恢复了先秦孔孟思想的传统。“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是贤良文学人士的政治主张。其中的“知”,同“智”。意思是,聪明人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策略,有智慧的人会按照世事变化的情况而制定法则。这句话强调了“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张与时俱进,积极地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反对因循守旧。需要指出的是,因桓宽偏向儒家思想,故赞同贤良文学人士的主张,对法家代表人物桑弘羊等多有贬抑之词,不能保持客观立场。但《盐铁论》仍不失为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文字来源:《习近平用典·第一辑》,人民日报出版社 电子版链接 书香同济 http://sxtjdx.chineseall.cn/v3/book/read/zrlxg/EPUB/1
馆藏信息: 索书号:D2-0/R192-3A/1 条码号:03044419 馆藏地:总馆书库 书库二楼 出版年份:2018
文字: 文榷堂 图片: 黄英洁 编辑 : 王莉君 审核:周玮、周黎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