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您的反馈是什么?

   取消
馆长信箱 咨询反馈

新闻动态

闻学展堂丨画说君子:赵孟頫《秀石疏林图》
  发表时间:2022-05-14  阅读次数:3169

赵孟頫绘竹石,强调“以书法入画”,《秀石疏林图》可说是其“书画同源”理论在绘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1

元 赵孟頫 纸本 水墨

27.5厘米 横62.8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作简介:

此图绘古木苍竹生于平坡秀石间,以“飞白”法画拳石两块,以篆书法绘树木,纯用水墨表现,既是赵孟頫“以书法入画”的代表之作,也是元代文人画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


《秀石疏林图》卷尾赵孟頫自题七言绝句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是关于绘画与书法笔墨相通之理论的名句,对后世文人画影响至深。

此外,卷尾还有柯九思、危素等人题跋,钤元“柯敬伸氏”、清“蕉林粱氏书画之印”等多方。


秀石疏林图》卷尾题记及印章


清代叶衍兰作《赵孟頫彩像》(图片来源:百度)


作者简介:

赵孟頫(1254-1322),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谥号“文敏”,吴兴人(今浙江省湖州市)。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精深,乃元代画坛领袖。其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他倡导复古,强调“书画同源”,主张师法自然。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


小编点评:

《秀石疏林图》以“飞白”画石,“籀笔”写木,“八法”写竹,浓、淡、干、湿、方圆、使转、快慢、疾驰,无不体现了画家的文学、书法修养,用“写意”抒发胸中的豪迈气概。以书入画”对元代以后的竹石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后世诸多书法家擅长画兰竹类绘画题材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故宫数字名画记.赵孟頫秀石疏林图卷[EB/OL].

https://minghuaji.dpm.org.cn/author/detail?id=9 [2022-05-07].

2.赵孟頫《秀石疏林图》浅析[EB/O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609/18/47984825_760997638.shtml[2022-05-07]




撰文:娄秀明

校对:朱颖涵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