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您的反馈是什么?

   取消
馆长信箱 咨询反馈

新闻动态

君子志道 | 典籍中的“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
  发表时间:2022-04-24  阅读次数:2693

书法作品:博学于文,约之于理 ——蒋狄


【关键词:德育】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立德以育人,凝心而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育人为本,其中德育更是重中之重。现今既要重视文化底蕴的积累,也必须强调个人品德修养的塑造。唯有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才能造就新时代背景下大爱大德大情怀,面对困难敢于担当、不懈奋斗、乐观向上的真“君子”。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


【释义】

畔”意为“背”,“弗畔”指不违背;不违背什么呢?即前文所言“约之以礼”,要通过礼的约束才能使博学之人做到不违仁义。整句释义为: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又严格以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简析】

孔子在前文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博学于文,则有其质;约之以礼,则有其文,二者兼有,方相得益彰。人若

博学,有如井底之蛙见识短浅,必然于诸多事理不明;博而不知且无礼,则往往趾高气扬,易误入歧途。以礼约博,文礼并重,为君子的重要标准之一。

 

 

 

供稿:朱颖涵

审核:曹洁冰 周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