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 | 融入知识产权导师的《创业竞赛进阶与实践》课程就是不一样! |
发表时间:2021-12-14 阅读次数:1135 |
为了更好地推进和深化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打破常规知识讲授式课堂形式,同济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和双创学院双方经过半年多时间的酝酿准备,结合“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在行动”专项活动的要求,以“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导师服务”为契机,在9月正式推出2.0版的《创业竞赛进阶与实践》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和探索,本课程在4个项目团队的精彩汇报和成长感悟中圆满完成。
课程目标: 1. 该课程以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出发点,项目全部来自于企业 2. 课程成果以专利、软件著作等形式为载体产出 3. 为“互联网+”等大赛储备优质项目 4. 提升学生对企业与行业的认知
“豪华版”导师配备 该课程为每一个项目团队配备四类导师: 1. 项目导师:由同济大学创新创业专家及“互联网+”大赛资深专家担任(邀请到国内知名产教融合专家、资深创新创业导师、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委会委员马德富老师作为本课程的引导师) 2. 企业导师:由企业创始人、技术总监等担任 3. 知识产权导师:由同济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派出 4. 专业导师: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及教授
本学期课程吸引到全校30多位本科生及团队外援参加,同学们在了解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基础上,由7家知名企业在课程中发布企业前沿的科技创新课题(4家入选),由选课的本科生团队+硕博外援团队+教授/副教授教师指导团队+知识产权导师团队共同进行项目推进,在落实“互联网+”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任务的同时,融入创业全过程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 我中心共派出4位“知识产权导师”,在前期项目准备中嵌入知识产权讲座,围绕如何进行知识产权前期调研以及技术空白点挖掘等方面进行分享,强化学生知识产权意识,让学生对知识产权有更深入的了解。团队组建完成后,4位“知识产权导师”分别指导4个项目团队,在项目的全过程中为学生答疑解惑,从项目初期进行知识产权规划和调研,到项目终期提交技术交底书,后续由学院进行专利申请和转化,由此完成了基于科研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工作。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门课程真正参与了企业项目,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大家知道了知识产权原来离我们这么近,知道了如何去做项目调研,在了解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去寻找项目的创新点,用超强的行动力把想法变成现实,还要通过专利等多种形式来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受益良多”。
课程回顾:
李龙翔老师介绍课程内容
企业项目发布
各项目组讨论方案
石心怡老师讲授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马德富老师讲授创新创业相关内容
项目团队中期路演及模拟答辩
各小组终期汇报
各小组成员发表课程感悟
导师精彩点评
为企业授牌
此次合作教学,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是一次全新的尝试,知识产权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里面对面的理论教学,而是嵌入到具体的项目实践中。知识产权与创新创业活动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教学,在学习中实践,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培养多学科、多领域、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基于本次尝试,我中心将积累宝贵经验,丰富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和方法,构建“知创融合”的双创知识产权支持服务新模式,未来将和双创学院继续探索和完善《创业竞赛进阶与实践》课程,将该课程打造成创新创业金牌课程,让知识产权真正成为我校师生双创成果的保护伞。
课程介绍,请点击如下链接: 同济大学《创业竞赛进阶与实践》课程介绍 https://mp.weixin.qq.com/s/icIhpAeHbfOtCfr6C3iCjg
中心简介:同济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于2018年1月成立,是全国首家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本中心依托同济大学图书馆多年以来在知识产权服务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着力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将为同济大学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提供全流程的服务,支撑同济大学协同创新和优势学科建设,促进我校科技成果转化。
同济大学创新创业知识产权支持中心成立于2018年6月。本中心由同济大学图书馆与创新创业学院联合发起,同济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与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共同参与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精准支持,帮助有志于创新创业的老师和学生树立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关系、认识知识产权对创新成果的推动作用、具备在创业活动中运用知识产权的基础能力,为同济师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保驾护航。
联系电话:65982745 扫码了解一下~~~
供稿:宁子晨 审核:费盛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