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您的反馈是什么?

   取消
馆长信箱 咨询反馈

新闻动态

大学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表时间:2021-09-30  阅读次数:1495

928日下午,“大学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四平路校区图书馆五楼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由图书馆副馆长郭骧主持,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相关馆员近25位老师参加了研讨会。

 

 

来自图书馆信息素养教研部的袁希蓓、张凌先、张轶群、刘玉红,学科与知识产权服务部的许静、范梦婷6位老师围绕教育改革与新常态下信息素养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主题报告,并分享教学经验和感悟。

袁希蓓老师以《“专精特新”打造一门硬核的课》为题,从教学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互动分享四个视角,分享自身教学经验及案例,就如何上好信息素养课程、开展教学工作进行深入思考。

 

 

许静老师以《学科服务视角下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与思考》为题,分别从信息素养教育的新使命、高校人才培养实践模式、信息素养实践情况三个方面,对同济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视角下的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开展进行总结,并对未来信息素养教育提出建议。

 

 

张凌先老师以《从智能检索技术的发展变化谈教学内变革》为题,介绍了计算机检索技术的四个发展阶段,并以中国知网检索技术为例,测评不同检索技术的优劣,最后对如何跟上检索技术更新换代的节奏进行探讨。

 

 

张轶群老师以《从掠夺性期刊看学术出版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为题,分析了开放存取运动、掠夺性期刊发展的缘由,对国内外掠夺性期刊特点进行总结,提出关于当下和未来学术出版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范梦婷老师以《信息与网络时代下法科学生文献检索课的探索》为题,结合法学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对信息素养教育及法律文检课实践的理解,并发表作为新教师的感悟,为新教师开展信息素养教学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刘玉红老师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分析》为题,对国内“双一流”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了构建“体系化”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就我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提出建议。

 



主题报告受到与会老师的点赞,会上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工作踊跃极发言,各抒己见,从新教师如何通过“传帮带”授课积累教学经验,如何在课前做好调研工作,与学生形成良好循环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积极探讨。

 

 

最后,郭骧副馆长对研讨会内容进行了总结。同济大学图书馆从1984年开设《文献检索》课程至今,信息素养教育已有三十多年的历程,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希望本次研讨会能激发大家对信息素养教育定位、理论、内容架构和创新实践更高站位的深度思考,不断提升高校信息素养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更上新台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