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2周年非遗文化展 ‘云白天青——蓝染布上的技艺流光’”在文榷堂揭幕 |
发表时间:2021-09-29 阅读次数:1028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2周年非遗文化展:云白天青——蓝染布上的技艺流光”9月28日上午在文榷堂揭幕,药斑布非遗传承人王元昌及弟子柳玉成、蓝印花布包袱收藏专家陈益锋,安亭镇党委宣传部、安亭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和学校党委宣传部、嘉定校区党工委、图书馆、同济大学教师书画协会相关负责人及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揭幕仪式。
学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展览作为学校艺术节的活动之一,有利于丰富嘉定校区的文化生活,希望通过和地方的文化合作,进一步拓展嘉定校区师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安亭镇文体中心负责人向师生简述了药斑布的起源和嘉定区的文化特色,希望能够加强校地文化合作,让特色地方文化走进校园,同时让同济师生和同济校园文化融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亭药斑布”传承人、“震川书画院”名誉院长王元昌先生向图书馆赠送了他的画作《太行云涌》以及他为同济师生题写的书法《锲而不舍》。
展览作为同济大学艺术节的活动之一,展出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亭药斑布印染技术传统图文图样在各个时代的旧物件以及保护传承创新作品。“药斑布”源于唐宋、盛于明清,从江南起源后流传至全国,为中国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印染方法。“药斑布”通过织布、刻版、刮浆、染色、刮白、固色、晾晒七道工艺,形成鲜明的蓝白之美,具有防蛀、防霉等功效,长期储存不褪色,不霉变,深受老百姓喜爱。此次展览的展品既有百年来江南人家的老包袱和蓝印花布撷采众长的新工艺,也有传统藏品与现代文创碰撞出的新火花,每件展品都展现出生活变迁和美学相继传承,以及药斑布传统印染技艺的艺术魅力和时代气息。
揭幕仪式后,嘉定校区各学院的师生代表共同参观了展览。在体验环节,药斑布非遗传承人柳玉成带领大家进行了药斑布传统纹样印染制作。柳玉成从制作原料、染色原理、刮糊手法等环节进行讲解和示范,带领师生现场制作了自己的“药斑布”成品。观展之余,师生挑选中意的图案,带上印染工坊专用的围裙手套,通过刮糊、浸染、上色,不同深浅的药斑布作品一一出炉,亲自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技艺的精微和雅趣。希望通过展览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唤醒师生们对传统文化、传统习俗的认识和肯定,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服务立德树人。
供稿:周黎萍 范妍君 摄影:江平 范妍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