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推荐】第一期:鲁尔地区20世纪50至70年代的建筑 |
发表时间:2021-03-19 阅读次数:1786 |
3月,德文图书馆上线了两场书展,有兴趣的小伙伴可至一楼阅览室看看哦~小编会精选部分书目向大家作推荐,并补充相关知识和图书。
本期我们介绍的书目是来自“最佳建筑图书”获奖者之一的:
Architektur der 1950er bis 1970er Jahre im Ruhrgebiet:
Als die Zukunft gebaut wurde
鲁尔地区20世纪50至70年代的建筑:为未来而建
作者:Christine Kämmerer, Tim Rieniets 出版社:Verlag Kettler语种:德英双语对照 简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鲁尔地区以及欧洲许多其它城市地区经济复苏的时期。在各种城市建设规划项目的推动下,现代化的学校、市政厅、教堂、百货公司和住宅拔地而起。过去,这些建筑是出于对更加美好未来的向往而建造,如今很多遭到了遗忘,有些被视为乌托邦社会实践失败的象征,有些则将自己的品质隐藏在不整洁的外表之下。这些建筑往往因为人们不了解而得不到应有尊重,只有少数幸免于此。因此,这本指南从17座城市中选取54个建筑,配以新的照片与文字描述,邀请人们重新发现鲁尔区被遗忘的建筑。
图源:Architektur der 1950er bis 1970er Jahre im Ruhrgebiet
本书目录提要: 226 未来文学Weiterführende Literatur
补充知识点: 图源:Chronik des Ruhrgebiets
(2)煤炭起家的老工业区:鲁尔是以采煤工业起家的工业区,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炼焦、电力、煤化学等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并在大量钢铁、化学产品和充足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了机械制造业,特别是重型机械制造工业、氮肥工业、建材工业等,形成部门结构复杂、内部联系密切、高度集中的地区工业综合体。
图源:Chronik des Ruhrgebiets
(3)成功改造转型:煤炭地位的下降和钢铁工业的饱和,曾让作为典型老工业区的鲁尔衰落了一段时间。经过综合整治,鲁尔区经济结构趋于协调,工业布局趋于合理。其策略不是废旧立新,而是旧物再利用。通过改变原有建筑、设施及场地的功能,既再现了工业区的历史,又为人们提供了文化、娱乐生活的园地。整个鲁尔工业区已变成了一个博物馆和休闲区,是资源型城市成功改造转型的经典案例。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占比为40%,如何持续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可以向鲁尔区学习借鉴的课题之一。
图源:Architektur der 1950er bis 1970er Jahre im Ruhrgebiet
(4)以教育接续产业发展:首先是提到鲁尔区就不能忽略的波鸿大学,该校建立于1962年,是联邦德国时期成立的第一所大学,位于鲁尔中部的中心城市波鸿。多特蒙德大学、杜伊斯堡大学、埃森大学、哈根函授大学等高校也在随后逐一建立。这些学校最终形成了鲁尔区大学联盟,为整个区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提供强劲后续力量。
图源:Architektur der 1950er bis 1970er Jahre im Ruhrgebiet
图源:Chronik des Ruhrgebiets
想要更多了解鲁尔工业区的读者,图书馆还有几本其他馆藏值得阅读: 1.书名:Chronik des Ruhrgebiets 鲁尔工业区编年史
图源:Chronik des Ruhrgebiets
责任者:Bodo Harenberg 出版社:Chronik Verlag索书号:K516/WC557 出版年:1987年 语言:德语 简介:本书是一部厚厚的编年史,详细记录了1987年以前鲁尔工业区的整体面貌,内有大量详细的文字和图片,内容详实生动。
2.书名:区域的远见:图解鲁尔区空间发展
图源:《区域的远见:图解鲁尔区空间发展》
责任者:[德]Christa Reicher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索书号:TU984.13-64/ZL145 出版年:2016年 语言:中文 简介:本书从空间、形态、交通、社会人文等本个维度探讨了鲁尔区的现状、发展路径和策略,总结了鲁尔区结构转型的路径和具有普适性的经验,最后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鲁尔工业区[EB/OL].[2021-01-2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2%81%E5%B0%94%E5%B7%A5%E4%B8%9A%E5%8C%BA/9142351?fr=aladdin [2]惠利,陈锐钒,黄斌.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以德国鲁尔区的产业转型与战略选择为例[J].宏观质量研究,2020,8(05):100-113.
文字:朱梦皎
图片:见来源标注
校译:欧阳滢滢 谢佩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