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学堂讲座 | 回顾:笔下神采——中国传世人物画的艺术魅力 |
发表时间:2020-12-04 阅读次数:1323 |
2020年12月1日晚,同济大学图书馆闻学堂迎来了《笔下神采——中国传世人物画的艺术魅力》讲座。上海寻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上海博物馆优秀志愿者顾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中国传世人物画讲座。
顾老师分别从“神采飞扬”“人物画的源流”“文人雅士世界”“人间的烟火味”“翩翩仕女之美”和“画卷中的佛道”六个方面对人物画进行讲解。首先,顾老师从赵孟頫笔下的苏东坡和《西园雅集图》入手,向我们展示了人物画中展现出的“神采”。苏东坡的形象跨越了几百年,展现方式不同,但都展现出苏轼飞扬的神采。
赵孟頫笔下的苏轼
接着,顾老师讲述了人物画的源流。人物画发端于孔子观周,见“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这也说明早期人物画的作用是劝善诫恶。人物画的载体不局限于纸上,还出现在墙上、绢帛上、砖上。先秦绘画艺术中的双璧——人物龙凤帛画与人物御龙图,线条古朴但形态拿捏很准。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线条简略,但人物形象生动。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彩绘人物故事漆屏,是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融合时期的产物。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壁画描绘墓主人生前生活的显赫场面以及死后飞升的空幻境界,动态多样,用线流畅,技艺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步辇图》展现的不再是神采飞扬的想象力,而是描摹皇帝的端庄,强调帝王在画面中的展现。
娄睿墓壁画(局部)
进而,顾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文人雅士的世界、人间烟火、宫廷仕女、佛道主题的人物画。文人雅士的世界,山水与人物并存,更多地展现文人的活动,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志趣与精神世界,如《高士图》《听琴图》《采薇图》《人骑图》《惠山茶会图》等。对于人间烟火,顾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灸艾图》等作品背后的故事,我们感受了笔墨之间的市井风情。同时,对于史学研究而言,画面中的种种细节也能够成为具有参考价值的证据。宫廷仕女题材的仕女图也是人物画的重要类型,《宫乐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贵妃上马图》等等,展现出了丰富的动态化细节。以佛道为主题的《六祖截竹图》《罗汉图》《虎溪三笑图》《五百罗汉图》等等,在宗教意义上和文化意义上都有重要的地位。
卫贤《高士图》(局部)
最后,顾松老师用顾恺之《论画》中“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作结,回扣讲座主题,为什么画人最难?难就难在画出人物的神采,这也正是中国传世人物画的艺术魅力。
文:郭欢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