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您的反馈是什么?

   取消
馆长信箱 咨询反馈

新闻动态

学科视角看“2020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及同济的“高被引”学科
  发表时间:2020-11-27  阅读次数:3111

20201118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20年度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入选高被引科学家榜单的学者共6167人,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内地上榜人次位居第二,为770人次,占比由2019年的10.2%增长为12.1%。通过对机构高被引科学家以及ESI学科高被引论文进行分析,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机构学术影响力及其学科发展现状,对于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和影响力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 2020年度高被引科学家榜单HIGHLY CITED SCHOLAR

 

20201118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20年度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入榜科学家在过去的10年间均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其被引频次在Web of Science™中位于同学科的前1%,彰显了他们在同行中的重要学术影响力。

2020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同济大学共有5位学者上榜,位居全球并列第261位,中国并列第37位,入选人次和排名较2019年略微增长。

我校上榜的5位学者中,3位学者是首次上榜学者,2位学者曾入选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表3为我校高被引学者所在学院及学科分布,入选学者大多来自交叉学科,可见我校学者在交叉学科中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此外,连续3年均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者上榜,可见其一流学科的实力。经济与管理学院作为我校上榜学者的所在学院,自2018年来首次出现,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1 2018-2020年同济大学高被引科学家排名及入选人数


世界排名

中国内地排名

入选人次

2018

614

53

1

2019

304

36

4

2020

261

37

5


2 中国内地高被引科学家榜单top37

名次

中国上榜单位

入选人数

1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

124

2

Tsinghua University

55

3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of China

30

4

Zhejiang University

24

4

Peking University

24

6

Suzhou University

19

7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of China

17

7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7

9

Southeast University - China

16

9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6

……

……

……

37

Chongqing University

5

37

Jilin University

5

37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5

37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5

37

Tongji University

5

37

Xiamen University

5

37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5


3 2020年同济大学高被引科学家所在学院及学科分布


交叉领域

材料科学

总计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


1

经济与管理学院

1


1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1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1

2

总计

4

1

5


 

二、 ESI学科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

 

ESI高被引论文

 

ESI数据库中被引频次位于同学科、同出版年论文中前1%的论文,是高被引科学家的主要遴选依据。通过机构ESI学科高被引论文数量,可以分析机构不同学科类别的科研表现。

2020年同济大学进入全球前1%ESI学科共有15个,其中ESI高被引论文所在学科TOP5分别是工程学(ENGINEERING)、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化学(CHEMISTRY)以及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 ECOLOGY),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以37的高被引论文数位于第6

我校15个学科的篇均被引量和高被引论文量排名如表5所示。在高被引论文量的排名中,工程学(ENGINEERING)、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以及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的世界排名为前10%,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化学(CHEMISTRY)以及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ECOLOGY)的世界排名为20%,这些学科是我校学术创作较为活跃的学科。此外,社会科学总论(SOCIAL SCIENCES, GENERAL的高被引论文量虽然不多,但是世界排名和中国内地排名均在前1/4,可见我校在社会科学中有较大潜力。

在篇均被引量的排名中,除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外,我校ESI学科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量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可见在论文质量方面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11

1 2020同济大学全球前1%ESI学科高被引论文量


 

4 同济大学前1%ESI学科高被引论文量排名位置比

22

 

说明:排名位置比数字越小,排名越靠前。ENGINEERING为例,世界ESI1%高被引论文中,入选ENGINEERING学科的共1624个机构,其中中国内地机构为249个。我校该学科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量(Cites/Paper)为9.52,世界排名为991,中国内地排名111;高被引论文量(Highly Cited Papers)为139,世界排名为31,中国内地排名14。则我校世界篇均被引量(Cites/Paper)排名位置比=991/1624=61.02%,中国内地篇均被引量(Cites/Paper)排名位置比=111/249=44.58%;世界高被引论文量(Highly Cited Papers)排名位置比=31/1624=1.91%,中国内地高被引论文量(Highly Cited Papers)排名位置比=14/249=5.62%。)


 

三、高被引论文研究方向关系网络

 

基于高被引论文的研究方向,构建研究方向关系网络如图2所示。节点代表了研究方向,节点的大小反映了该研究方向高被引论文量的多少;边代表研究方向间形成了关系,边的粗细反映了关系的强弱。

工程学(Engineering)、环境科学与生态学Environment Science & Ecology)、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科学与技术(Science & Technology)、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能源与燃料(Energy & Fuels)以及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学(Biotechnology & Applied Microbiology)等研究方向的高被引论文量较多,是我校相关学者的热点研究方向。

科学技术(Science & Technology)、化学(Chemistry)、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能源燃料(Energy & Fuels)以及物理(Physics)间形成紧密的关系网络,工程学(Engineering)与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环境科学与生态学Environment Science & Ecology)也常被应用于同一项研究中。多学科交叉融合是研究的大趋势,不同学科的交叉点可能萌发新的研究前沿,继而产生重大突破。

 

2 高被引论文研究方向关系网络



作者介绍:

 

宁子晨

学科与知识产权咨询馆员,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科学评价与信息分析、专利分析。

地点:图书馆南五楼

部门:学科与知识产权服务部

联系电话:65982745

Emailzcning@lib.tongji.edu.cn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