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您的反馈是什么?

   取消
馆长信箱 咨询反馈

新闻动态

荐读 | 诗词与人生——《人间词话》《人生的智慧》
  发表时间:2020-11-24  阅读次数:3726
       人生路漫漫,一路走来每个人都会经历不一样的故事,也会有不一样的疑惑——总有些人擅长言说这些对人生的思考,《左传》里的“诗以言志”所说即是如此。很多人觉得读诗是件“文艺青年事”。实则不然,读他人的诗,就像是体验了一种未曾有过的生活;聆听哲人对人生的思考,则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清我们生活的世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与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或许恰恰能提供一次这样独特的阅读体验。



作者小传


王国维,字静安,于1877123日生于书香门第,晚清民国时期传奇级别的人文学者。曾出任清逊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一职,同时亦曾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教授古代文学、历史等人文学科。曾东渡日本留学,学习西学早年曾研读叔本华、尼采、康德与席勒等西方思想家的哲学著作,其中叔本华对他影响尤深。


王国维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同时在文史哲三方面领域都有极高的学术造诣和为后人所熟知的学术成就。代表作有《人间词话》、《观堂集林》、《宋元戏曲考》等。



图书信息:《人间词话》,王国维著

馆藏地:嘉定图书馆(中文)五楼/总馆社科阅览室九楼(南)

索书号:I207. 23/W217-21



晚清民国时代是时常被今天的我们所提及的一个特别的时代。彼时古老的中华民族失去了曾经的伟大荣光,精神上面临着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现实中则面临着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不平等强制分工与列强的虎视眈眈,内部则是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与随之而来的军阀混战的连年动荡。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对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古老中国文化思想遗产进行反思,成了那个时代的每个学者所必须回答的课题。


正所谓“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个体在这种混乱的时代背景中,必然都会有精神上的挣扎。面对这种困境,年轻时的王国维到哲学中寻求答案,但却发现哲学只是一门“求真”的学问:它只能告诉人世界之真相,但这真相却是理性的、冷冰冰的,一如叔本华所言的那般“人生本就是在意志的支配下痛苦挣扎”。真相于人爱上这个世界并无帮助。于是王国维发出了“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的感叹,随后转入了对文学的研究里——这种哲学之真与文学之可爱的思想碰撞,造就了《人间词话》的诞生。


《人间词话》成书于1908~1909年,是王国维以叔本华哲学、席勒美学思想基础的,对古代诗词(以宋代为主)的评论性著作,也是他本人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其书名里,“人间”是王国维用过的许多名(如观堂)中的一个;而“词话”则是始于宋代的一种对诗词以及诗词作者的评论性文体,即将自己对已有诗词的评述合集为书——由此合称意为“人间所撰写的词话书”。


但很多后来也有人觉得这个书名格调很高很美,因此把“人间词话”四字解释为“评述论尽世间人生意义的词话书”。这种理解也未尝不可——因为它确实是基于《人间词话》的内容所得出的。


王国维在这本书里,尝试用西方哲学与美学思想来解释古代的诗词,在诗词的审美标准里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所谓境界,是指诗人对主观自我的情和眼前的景的交融的天才式把握,从而在诗词中创造出具有言说人生意义的“文学意象”。亦即,真正的大诗人必然超脱出世俗功利的限制,在诗词创作中融入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从而才能创造出有“境界”的诗词。


基于这种独特的境界说理论,王国维在词话二十六则里,以一种人生意义的视角来评析晏殊的《鹊踏枝》、柳永的《凤栖梧》和辛弃疾的《青玉案》,提出了很多人都听说过的“三境界说”——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认为,凡真正的大学者,都要经历这三个阶段,经历在孤独中成就自我、最后寻找到真谛的过程。这段话后来常常也被引申为人生经历中,往往需要在孤独中徘徊最后方有所成就。


《人间词话》确立了王国维在中国诗词研究史中的独特地位,是那个时代较早地使用西方思想研究中国文学的代表性学术著作,其中的许多思想理论仍为后世学者所赞誉。


而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王国维在书中对其它诗词的词话也是非常有看点的——正如王国维本人的看法,诗词不仅是一种文字功夫,更是一种人生意义的救赎方式。这本仅有几万字的《人间词话》,能让我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重温那些很少为我们所知的古代的诗词,从中找到独特的审美享受和人生思考。





作者小传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222日—1860921日),德国著名哲学家。出生于德国但泽(今属波兰,已更名为格但斯克)的一个银行家家庭,自幼性情孤僻。父亲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后因发疯,投水自杀身亡。母亲约翰娜·叔本华(Johanna Schopenhauer)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所交往。叔本华继承了父亲的财产,使他一生过着富裕的生活,死后叔本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终生未婚。



图书信息:《人生的智慧》,叔本华著,韦启昌译

馆藏地:嘉定图书馆(中文)三楼/总管书库二楼

索书号:B516.41/S539-4,5




叔本华属于天才型的哲学家,在29岁时就已经完成了其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这本书里,他重新阐释康德物自体概念的意义,创立了唯意志论的非理性主义哲学,主张世界不过是意志盲目扩张的表象,理性也是非理性的表象而已,而人生不过是在意志支配下的挣扎。其哲学思想影响了后世许多的文化大家,诸如上面提到的王国维,以及我们曾经提及过的尼采。


尽管叔本华很早就完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建构,但他的思想却并没有马上得到人们的重视,其代表作在出版后一度沦为“地摊货”,几乎无人问津。叔本华曾经在柏林大学担任过编外讲师,对当时名声如日中天的黑格尔的思想十分不屑,并试图与其一较高下,把课开在和黑格尔同一时间,结果是没有人来听他的课,而他最后也只能凄凉地离开柏林大学。


1851年时,或许是考虑到大众接受能力的问题,他为自己的代表作撰写了一本通俗性的读本,用优美清晰而又不失深刻的雅俗共赏的语言解释自己的哲学思想:即《附录与补遗》这本书。而恰恰就是这本从名字上听起来就很寒酸的小册子,使得他获得了姗姗来迟的名声——而今天我们要推荐的《人生的智慧》,则是后人对这本《补遗》的编整和改名后的结果。


在这本小册子里,叔本华首先在前言中就表明:这本书探讨的是“人如何在自己的一生中寻求幸福”。在前半部分叔本华重新阐述了自己的意志论哲学,以其为理论背景,并结合许多生活中的例子和形象生动的比喻,解答我们人生中常见的许多疑惑:财富与幸福、孤独与自由、痛苦与幸福……在后半部分则探讨了爱情、社会名誉、精神人格追求等问题。


基于其悲观主义的意志论基调,叔本华主张“人生就是一场在布满炭烧石上的跑道上的长跑,清凉的落脚点总是少数的”“人生如织布,悲伤之线总多过欢乐之线”,但他也主张,有限的幸福仍然是可以追求的。


因此,和大部分哲学家认为财富是“俗气的东西”不同,叔本华认为,一定的财富对于人的生活是有益的,所以年轻时赚取财富不是一件可耻的事,但亦不可沉浸在挥霍荒淫之中。同时,叔本华也指出,要学会面对甚至是享受孤独,因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庸俗的人如野猪生火取暖,抱团的时候也会刺伤彼此。在爱情问题上,叔本华也指出,门当户对的爱情才会有幸福的结果……


尽管和叔本华本人料想的有些出入,许多后来人认识他,并不是通过他引以为豪的、代表着他完整的思想体系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而恰恰是这本只不过是从属性的、作为解释媒介的《补遗》。


这也是我们推荐读物的理由:通俗好读而不失内容的深刻性——以及,十分的薄,绝对用不了太多的时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