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学知行堂 | 回顾:国宝档案——《清明上河图》 |
发表时间:2020-11-09 阅读次数:1971 |
11月5日中午,体验课《国宝档案——<清明上河图>》在同济大学图书馆闻学堂顺利开展,主讲人是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马小茜。课堂过程中大家踊跃参与,从《清明上河图》中感受宋代人民的生活情调,风俗雅志,深入探索《清明上河图》的奥秘。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最珍贵的国宝之一,自创作以来就备受瞩目,虽然在各朝代的更迭中历经坎坷,但所幸被保护完好,流传至今成为我国不可多得的瑰宝。这幅图开创了风俗长卷的先河,散点透视法将北宋都城汴梁完美地呈现,其中的人物风俗,交通漕运,市桥郭径等一一铺展,绘画要素繁多却不冗杂,画家所叙述的城市故事有极强的感染力,令人身若其中,体会着汴梁的热闹繁华的生活。 清明上河图也可称之为“宋代百姓的生活图鉴”,在图中有各式各样的人,有驻足歇脚的挑夫,有踏青归来的行人,有西域经商的驼队,有雅座饮酒的文人……还有小贩、学子、僧人、医师、船夫、工匠等等,众生百态,趣味横生,所有的景象都在一幅图中呈现,仿佛把人带回到宋朝年间,与他们一同饮酒作诗,给人无限的遐想。 但是清明上河图只是为了展现宋朝当时无比繁荣的社会状态吗?在图中时而涌现紧张刺激的局部险情,看懂了它们才是真正读懂了《清明上河图》。比如货船客船相撞、虹桥危机等,这些细节无时无刻不表明着北宋当时的社会问题。
此外,主讲人还介绍了另外两本非常经典的《清明上河图》,明朝仇英版本和清院本,每本各有特点和其含义。 讲解结束后,主讲人带大家观看了故宫博物院和凤凰卫视联合出品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这一场精美的视听盛宴使大家沉浸其中,感受汴梁的繁华美景。最后,图书馆曹洁冰老师展开《清明上河图》的长卷,带大家一一还原课堂中的细节,市桥郭径、舟车人物全部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幅《清明上河图》不仅技艺精巧,叙事宏大,还蕴藏深刻的内涵,每一次观赏都能发现新的内容,能够不断沉浸入其中体验宋朝当时的人文气息、建筑科技、娱乐风俗与社会发展。
文字:马小茜 摄影:朱颖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