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您的反馈是什么?

   取消
馆长信箱 咨询反馈

新闻动态

荐读|他们在岛屿写作
  发表时间:2020-10-29  阅读次数:3953
       近期,一部小众但颇获好评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上映了,它记录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传奇的人生。她今年96岁,蒙古族人,叶赫那拉氏,一生历经战乱、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一度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


       或许少数喜爱古典文学的同学知晓叶嘉莹,听她讲过杜甫何以成为杜甫;听她讲过苏轼效范滂“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听她讲过辛弃疾生擒高安国时“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真是心潮激荡,难以自持。

 

1


       她的自传以及诗词解读的著作之中,总能予人以读诗的启发,那背了许多遍的古诗词,仿佛猛然懂了其所言意境,体会到诗人之所想所感。



【阅读推荐】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

作者:叶嘉莹,张候萍

出版发行项: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中图法分类号:K837.115.6

馆藏地:总馆社科图书阅览室(中文)九楼(北)/嘉定校区图书馆(中文) 六楼

 

2


内容简介:叶氏一生经历并不复杂,并无太多“故事”可说;但因着她对中国古典诗词之执着热爱,以及时代、环境之机缘巧合,使其经历有了别样色彩。其以八十多岁高龄,在“谈诗忆往”之间,对自己一生的诗词创作、研究作了细致的梳理和深入的叙述。其一生与古典诗词绵密交会:从幼年时代对古典诗词产生热爱,到把终生都奉献给了古典诗词之研读与教学。她不仅以古典诗词为业,更在古典诗词中所蕴涵的感发生命与人生智慧的支撑下度过了种种忧患与挫折——当其遭遇少年丧母、白色恐怖、晚年丧女三次打击之际,总以诗词之创作、研究来抒发和缓解心中悲苦,藉此走出低谷;到晚年则更进一步以古典文化薪火之传承为使命,而最终达成自我生命之完满。

 


 


       《掬水月在手》是《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大师系列纪录片的一部最新作品,该系列中不得不提的还有《他们在岛屿写作:逍遥游》、《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分别记录了古雅但又富有生活气息的余光中,与出世洒脱却又难掩热烈激情的周梦蝶。


       相较于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小编更偏爱他的诗歌,那首《乡愁》早已走入每一个中国人心底。他的诗因题材而异、风格多变,用壮阔铿锵的语言表达理想和意指,触及乡愁和爱情的词句又细腻而柔绵。

 

3




诗句摘选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寻李白》

八点半。吊桥还未醒

暑假刚开始,夏正年轻

大二女生的笑声在水上飞

飞来蜻蜓,飞去蜻蜓

飞来你。如果你栖在我船尾

这小舟该多轻

这双浆该忆起

谁是西施,谁是范蠡

——《碧潭》




【阅读推荐】

《白玉苦瓜》

作者:余光中

出版发行项: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中图法分类号:I267

馆藏地:总馆社科图书阅览室(中文)九楼(南)/嘉定校区图书馆(中文) 五楼


4


内容简介:

本书是“乡愁诗人”余光中的诗歌集代表作。书中收录了《乡愁》《乡愁四韵》《民歌》《白玉苦瓜》等59首原版无删节诗作,主题横跨乡愁、情感、人生、命运,展露出开阔的意境。


 

 

          周梦蝶,庄周梦蝶,人如其名,其诗作富有国学底蕴,引禅意入诗,诗风韵致缠绵。写对人对景对物之相思,无不透露一份慎重。诗中固然有“雪中取火,铸火为雪”的深烈,却也愿意化身街角的一片落叶,“带我的生生世世来为你遮雨”。


5



诗句摘选


让软香轻红嫁与春水,

让蝴蝶死吻夏日最后一瓣玫瑰,

让秋菊之冷艳与清愁

酌满诗人咄咄之空杯;

让风雨归我,孤寂归我

如果我必须冥灭,或发光

我宁愿为圣坛一蕊烛花

或遥夜盈盈一闪星泪。

——《让》




【阅读推荐】

《刹那》

作者:周梦蝶

出版发行项:北京:海豚出版社,2010

中图法分类号:I227

馆藏地:总馆书库书库二楼/嘉定校区图书馆(中文) 五楼

 

6


内容简介:

本书汇聚了“苦僧诗人”周梦蝶的五部诗集(共计66首诗),分别是《孤独国》(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魂草》(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十三朵白菊花》(作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约会》(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有一种鸟或人》(作于二十一世纪初)。这些诗质朴纯净,笔端轻松幽默,饱含诙谐从容趣味,与时代脉搏强烈呼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在手机、电脑充斥生活的电子屏幕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阅读快餐式、碎片化的文字,心境也日益浮躁。不妨尝试去诗歌中,寻找那一片宁静所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