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共读平台 | 活动回顾:共读经典我们一同成长! |
发表时间:2020-04-28 阅读次数:2089 |
2019年8月12日, “新济•悦读”经典共读主题系列活动“校史之旅”专题正式开读,新生院8个学堂共计3000余人未入校门,先读校史。发表书评1120篇,互动点赞5000余条,反响空前热烈。 十一过后,图书馆和新生院又邀请学堂领导和老师,精挑细选出了一份饱含温度和智慧的书单。经典共读平台从中选出了十本涵盖了红色文化、通识教育和美文欣赏的图书,为济勤学堂、同舟学堂、同德学堂继续学习,品读经典提供支持。 陪伴2019级新生一整个学期的经典共读主题系列活动已于上周圆满落下帷幕,那它到底让同学们成长了多少?获得了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声音吧~ 工科试验班(信息类)赵翀 点击观看读书感悟视频:https://v.qq.com/x/page/r09587jvg6c.html Q1:为什么选择《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 我记得第一次被推荐这本书是在崔欣玉老师的形势与政策课上。当时老师提到这本书中的习近平和我们现在是一般大的岁数,却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人生经历。我便产生了兴趣,想去看看青年习近平是什么样子的?青年的岁月又对他之后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于是我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也是我在同济借的第一本书(蛮特别的)。然后在接下来的一周如饥似渴的阅读了第一部分知青说的内容。后来图书馆和新生院开展经典共读活动,我便一眼选中了这本书,希望能更深入的阅读。
Q2:为什么选择《习近平讲故事》这本书?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张南华老师给班长和团支书开会的时候,老师给班长和团支书推荐了这本书。 因为以前也或多或少地接触了一些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和发言,我发现他的讲话中总是能运用许多恰当的事例。令我想到之前读七年知青岁月的时候,雷平生回忆习近平经常挑灯夜读的片段。于是对这本书也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Q3:怎么想到用视频推送的方式来安利读书的? 假期的时候辅导员老师邀请我将经典共读的读书体会录制成视频,在学堂的公众号推送。这次录视频也使我再次反思,之前的分享过于形式、教条,本来这本书就又红又专,再这样沉闷地分享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于是我又修改了稿子和ppt,在里面加入了即将上网课的一些注意事项,强调在家上课不等于继续放假,也希望这样更贴近生活的分享能吸引大家的兴趣。
Q4:共读过程中有什么收获? 初读这两本书,我更倾向于把它们看作故事集,读的时候只能记住一些大概的情节,并没有细细琢磨。 之后要进行读书分享,我才开始深究故事背后的一些含义。我记得在分享七年知青岁月时,我着重分析了习近平七年巨大变化的原因。而这也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青年习近平是我们每位大学生值得学习的榜样。
Q5:这次共读活动带给你哪些变化? 其实从上面我的思想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学堂设计的读书活动是很成功的。 如果只是要求同学阅读,就容易造成像我初读时不愿思考只看情节的的结果。但安排了读书分享就让每一位同学在阅读时带着问题——这本书有什么值得分享的呢?有了问题,阅读时就有了方向。或是人物性格,或是时代背景、或是情节构思……看似大家是为了完成分享的任务而去阅读,实则是在求解问题之中获得感悟。同时,也是我觉得最为出色的是,读书分享活动从学堂贯彻到小组。在一次次的分享中也都会有新的感悟产生。 我记得前几天我们班进行了德育课堂展示,其中很多同学都谈到读书活动的意义。有的同学说没有读书活动自己很难用心去阅读一本书;还有的认为读书活动给自己培养了阅读的习惯;记忆深刻的一位说读书已经成了他每晚睡觉前的习惯,有的时候睡不着觉还会一直读下去。这些变化都是读书活动给我和身边同学带来的,十分感谢这次共读活动,让我能用心去阅读这两本书。 工科试验班(信息类)熊祯琪 Q1:请问在共读活动中你选择了哪本书?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A:我选择的是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书,这本书是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信中所说多为青年们所关心和应该关心的事项。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为上个世纪青年而写,但过了一个世纪,信中所谈的读书、修身、社会运动等话题对如今的青年仍有教育意义。我们青年应该“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Q2:共读活动期间如何交流读书心得? 我所在济勤的学堂,各个班级利用自习时间组织都做了关于读书分享的班级演讲。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对自己所读的书籍进行了分享。有的同学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喜欢的段落,有的同学做了读书之后的心得感想的分享,有的同学分享了选择这本书的理由。
Q3:你觉得读书分享能否帮助自己深入理解图书内核? 我印象最深的是很多小组都分享了《活着》这本书,大家从不同角度分享自己对《活着》这本书的理解。比如通过解析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来剖析人物和主题,结合相关影视作品来分析角色性格等。虽然我没有完整地阅读过《活着》这本书,但是同学们的分享让我从不同角度了解福贵等角色,更进一步理解了“活着”的含义。还有几位同学特意去搜集了和所分享书籍相关的视频来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他所分享的书籍,同时也使活动多了一些趣味性。有一位同学分享了关于《顶天立地谈信仰》这本书,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带我们了解了马克思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理论者,打破了我对马克思的固有印象。还有的同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我们认知宇宙、探索人类。 通过读书分享会,我从同学们的视角了解了许多之前读过或是没读过的书籍,对这些书籍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供稿:郭可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