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 四月芳菲好 读书正当时 |
发表时间:2020-04-23 阅读次数:1534 |
2020年的春天 突如其来的疫情放慢了人们的脚步 病毒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阅读自救于本我
今天我们迎来了第25个世界读书日,其最初的成立就是为纪念并感谢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们。今天小图就引各位名家之言,借智者思想的明灯,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杨绛:“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正如其所言,杨绛先生的作品中不乏对生活细节的刻画,细腻平实而又深深触动人心,即使是怀念家人的文字也不见过重的悲伤,对温馨生活的回忆中窥见其内心的力量。 推荐书目:《我们仨》 内容简介:《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扫码阅读:
“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说:“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或许他所谓的这种思想和知识就是一个人通过阅读、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并按照这个价值体系去生活。 如此,面对高速传播且鱼龙混杂的信息,才不会人云亦云,盲目附庸。而是根据事物本身的发展逻辑,进行深入思考再做出判断。 推荐书目:《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内容简介:本书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的诗选。普希金和他的诗歌,是个说不尽的话题。普希金拥有许多辉煌的头衔,比如“俄罗斯诗坛的太阳”,“现代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等等。《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荟萃了普希金的经典诗作,以诗歌的视角再现俄罗斯文学的“审美乌托邦”。
扫码阅读: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却是一生的财富。它能够陪伴你度过漫长岁月,内化成你高情商、会处事、有底气的知性与优雅。 推荐书目:《撒哈拉的故事》 内容简介:三毛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撒哈拉的故事》,由12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结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饭店》,是三毛适应荒凉单调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笔的第一篇文字,自此之后,三毛便写出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倾倒了全世界的中文读者。
扫码阅读: 余秋雨:“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的见识。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只能活一次。 推荐书目:《文化苦旅》 内容简介:《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书一面世,该书就以文采飞扬、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由此开创“历史大散文”一代文风,令世人重拾中华文化价值。他的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历史文化长河,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文化价值。
毕淑敏在谈到读书和女性的关系时曾说:“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性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性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性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性千变万化。” 不读书的人,无论她怎样冰雪聪明,只有一世才情而已,书中收藏着的才是真正的百代精华。 推荐书目:《愿你与这个世界温暖相拥》 内容简介:毕淑敏的文字有着温暖而坚定的内核,尽管她的笔下也有伤害、委屈、愤怒的负面情绪,但通篇读完,感受到更多的是生命向上的张力,禁锢在心灵的悲伤如冰霜噼噼啪啪地裂开,取而代之的是轻松畅快。
扫码阅读: 世界读书日的意义于今天而言,更多的是:阅读所传达的不再是特定节日里的行为艺术,更像是一种习惯。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希望你放慢脚步,享受阅读的乐趣,通过阅读认识自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阅读照亮内心,充实内心的力量。
供稿:李晓茜 郭可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