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我馆针对学科服务及电子资源使用情况,面向全校师生进行问卷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348份。从调研结果来看,我校师生对电子资源使用情况呈现以下特征:
1、身份识别
从读者身份来看,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最大为41.09%,教师占比最小为11.78%;从学科背景来看,工科读者所占比例最大为50.57%,文科读者次之占比35.92%;综合来看,工科研究生最常使用电子资源~


2、希望学科馆员帮助读者使用数据库资源的途径
250人(71.84%)希望在图书馆主页上提供数据库详细使用手册,247人(70.98%)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数据库使用方面的文章推送,反映了读者更希望自主学习来了解数据库使用。

3、是否希望邀请图书馆员嵌入到专业课进行文献信息检索教学
据统计有63.41%的教师愿意邀请学科馆员嵌入自己的专业课进行文献信息检索教学,其中39.02%的教师表示之前并不知道可以这样做。

4、读者对知识产权服务的认识和需求
我校2019年设立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对校内外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参加调研的读者中,有121人(34.77%)表示有需求,但不了解该服务。在开放式问答中,读者表示希望提供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普及、专利申请咨询等服务。

5、对馆内电子资源的了解程度
非常了解的有21人(6.03%),比较了解147人(42.24%),一般了解153人(43.97%),不了解27人(7.76%)。
还是有部分读者不了解馆内电子资源,需要采取措施做进一步宣传和推广;且问卷结果显示,有273人(78.45 %)是通过图书馆主页了解最新资源,可见图书馆主页目前依旧是资源推荐和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6、使用电子资源的主要目的
参加调研的读者中,回答最多为学术研究,占总人数86.49%;撰写毕业论文次之,占比54.6%。结合参加调研的读者身份,交叉比对分析,可以看出教师使用电子资源的目的以学术研究和了解学科发展,辅助教学为主,本科生和研究生则偏重于学术研究和撰写毕业论文,一方面他们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另一方面也是对本专业的兴趣爱好和扩大知识面的需要。

7、认为充足和不充足的资源类型TOP3
将馆内电子资源类型分为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电子图书、工具手册和其他,经调研读者认为最充足的三种资源类型为期刊论文84.48%(294人)、学位论文54.02%(188人)和会议论文29.6%(103人)。相反,读者认为最不充足的三种资源类型为电子图书56.03%(195人)、学位论文26.15%(91人)和工具手册25.57%(89人)。
 
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黑天鹅事件中,暴露出我们的电子图书缺乏较为严重。
PS:有趣的是,充足和不充足TOP3中都有学位论文的身影,结合学科领域和读者身份交叉分析,发现勾选学位论文这一项最多的都是文科硕士生,也许是因为我们的文科学位论文资源方向不够广泛,需进一步挖掘。
8、愿意或者没有利用数据库资源的原因
有47.41%的读者认为电子资源访问性差,比如打开速度慢,可见网络问题和校外访问带给读者比较大的困扰,图书馆目前的校外访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VPN,另一种是CARSI认证,但两种访问方式还是存在网络不稳定、登录错误等问题。
结合和学科领域交叉对比,除了资源访问性差的原因外,文科读者认为资源不全,不能满足需求;理科读者认为搜索操作复杂;工科和医科读者认为资源分类不合理,版面设计较混乱,不易查找。
这说明图书馆在增加资源的同时, 还应加强培训,教授一些检索技巧方面的知识。

9、最常使用的中外文数据库
调研结果显示,中文数据库中除了知网外,大部分数据库的使用率都很低,
外文数据库集中在SCI、Elsevier和Springer,有部分读者表示受语言和专业的双重限制不太用外文数据库,总体来看对中文数据库使用率较高于外文数据库的使用率。
10、小结
综合来看,电子资源使用虽然看似容易,但是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种种问题,学生们希望有较为完备的资源使用手册,老师们希望能够嵌入式现场教学。我们的学科馆员将继续深入挖掘,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制定个性化的学科服务方式,竭诚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学科服务!
最后,非常感谢为我们的问卷作出贡献的348位读者!
如有文献检索与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四平路校区图书馆南五楼511学科与知识产权服务办公室
电话:021-65982745
供稿:李倩楠、范梦婷
审核:费盛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