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计算机科学家、畅销书作家吴军曾说过“信息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不确定性”。在信息时代到来之前,著名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香农就已说过“利用信息和通信消除不确定性”。2020开年,一场疫情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有效信息消除不确定性的重要性。而大学学习过程中,我们会碰到课程作业、创新课题、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创新突破、知识体系构建等问题,而这些过程都需要经过“信息/文献调研”,“信息/文献调研”的过程也即是帮助学习者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你需要调研来了解感兴趣的领域是否已有公开发表出版的文献信息,你需要调研来梳理感兴趣的领域是否有值得研究的问题,你需要调研来判断感兴趣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需要调研来确认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你需要调研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而这些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而信息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一门选修课——《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课程介绍: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编号:340012,学分:1.5,周学时:2,课程周期:1—17周。
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当今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使命。在创新人才能力培养体系中,信息素养能力是一项基础能力,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要环节。《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是由图书馆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旨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本课程将系统培养学生科研、创新、学习过程中有效认知、查询、获取、利用、交流和创造信息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精神和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战略,构建信息素养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从最基本信息检索基础理论讲起,重点讲解学习、科研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相关问题,包括信息源、科技文献类型、常用信息检索平台和科技文献数据库,以及科研课题完成过程中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思维过程、信息伦理、学术规范与相关法律等问题,全面覆盖本科生科研创新全流程的文献信息利用的相关内容。通过课堂授课、上机实习、课题实践、翻转讨论等教学手段的结合,全面培养学生有效认知、查询、获取、利用和交流文献信息的能力,促进学习、研究、写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课程选修班级、教师安排及在线课程班级微信群:
第四轮选课,本学期最后一轮选修,请各位同学登录课程管理系统选修。
序号
|
八位课号/校区
|
主讲教师简介
|
1
|
34001201/四平
周一下午7—8节
|
袁希蓓,副研究馆员,从事信息素养教育30年,是同济大学文献检索课资深教师之一,教学经验丰富,课程内容精彩,形式多样,广受学生欢迎。善于挖掘社会、科技发展的实际问题转变为小组课题,提高学生信息利用格局。
|
2
|
34001202/四平
周一晚上
10—11节
|
袁希蓓,副研究馆员,从事信息素养教育30年,是同济大学文献检索课资深教师之一,教学经验丰富,课程内容精彩,形式多样,广受学生欢迎。善于挖掘社会、科技发展的实际问题转变为小组课题,提高学生信息利用格局。
|
3
|
34001203/四平
周三下午
7—8节
|
张凌先,副研究馆员,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情报专业,从教30余年,信息素养资深教师之一,教学经验丰富,对教学内容精益求精,颇受好评。善于针对社会热点设计教学环节,采用翻转课堂、课堂交互创新教学,培养学生课程知识的落地能力。
|
4
|
34001204/嘉定
周一下午
7—8节
|
张凌先,副研究馆员,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情报专业,从教30余年,信息素养资深教师之一,教学经验丰富,对教学内容精益求精,颇受好评。善于针对社会热点设计教学环节,采用翻转课堂、课堂交互创新教学,培养学生课程知识的落地能力。
|
5
|
34001205/四平
周四下午
7—8节
|
袁希蓓,副研究馆员,从事信息素养教育30年,是同济大学文献检索课资深教师之一,教学经验丰富,课程内容精彩,形式多样,广受学生欢迎。善于挖掘社会、科技发展的实际问题转变为小组课题,提高学生信息利用格局。
|
6
|
34001206/嘉定
周四下午
7—8节
|
张凌先,副研究馆员,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情报专业,从教30余年,信息素养资深教师之一,教学经验丰富,对教学内容精益求精,颇受好评。善于针对社会热点设计教学环节,采用翻转课堂、课堂交互创新教学,培养学生课程知识的落地能力。
|
7
|
34001207/四平
周四晚上
10—11节
|
刘玉红,从事信息素养教育十余年,负责科研项目多项,其中包括《基于科研项目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分层教育模式初建》,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善于利用创新课题全过程关键问题的小组讨论、课题全过程实践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思维底层逻辑。
|
8
|
34001208/四平
周三晚上
10—11节
|
刘玉红,从事信息素养教育十余年,负责科研项目多项,其中包括《基于科研项目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分层教育模式初建》,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善于利用创新课题全过程关键问题的小组讨论、课题全过程实践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思维底层逻辑。
|
9
|
34001210/嘉定
周三晚上
10—11节
|
黄胜华,从事教学十余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教学工作中,2011年进入同济大学图书馆工作,参与科研项目数项。谙熟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沟通技巧,善于把握学生需求,转变为教学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度。
|
参考文献.
[1].常薇.信息资源与信息素养.
https://mp.weixin.qq.com/s/9h64mKGpDEtXXUVoUSm16w.2020-2-26
供稿:信息素养教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