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学讲堂 | 预告:汉字性质的再认识——从博古通今说起 |
发表时间:2019-11-15 阅读次数:1410 |
汉语的“笔尖文明”、华夏五千年的魅力结晶——“汉字”,一撇一捺都有其独特的韵味,蕴含着无数先辈的智慧。它走过甲骨成泥,钟鼎绢帛的古老岁月;历经秦朝的篆书,汉朝前期的隶书;在汉朝末期才形成笔画平直,形体端正的方块形文字;最后逐渐演变为今天我们所熟悉的隶书、楷书、草书……
本期闻学讲堂再次邀请到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馆员葛亮,从“博古通今”这四个汉字的笔画音义演变谈起,在说明汉字是形音义合一的抽象语言符号体的同时,结合古文字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古书用例,梳理汉字的发展脉络。
【主讲人】葛亮 ,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馆员,百家讲坛最年轻主讲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甲骨、金文、简帛等古文献与古文字的整理与研究。
【讲座信息】
主题:汉字性质的再认识——从博古通今说起 时间:2019年11月19日(周二)18:30—20:30 地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逸夫楼二楼报告厅
主办: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 承办:闻学堂
报名二维码:
本期文字/朱颖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