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您的反馈是什么?

   取消
馆长信箱 咨询反馈

新闻动态

同济大学图书馆传统文化之夜系列活动 之“聊聊霜降”
  发表时间:2019-11-08  阅读次数:2456

111日晚上7点,同济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部(四平路校区)举办的“传统文化之夜”活动“聊聊霜降”在图书馆10楼闻学堂热烈展开。活动围绕霜降节气这个主题,品一口茶香、读一首古诗、赏名家墨迹、听一曲古琴、聊一聊养生,内容丰富、氛围轻松,参与活动的中外师生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周五之夜。

活动首先由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中华文化传播中心负责人俞鹰老师致辞。她指出:“这个活动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希望大家可以在活动中慢下来、静下来、放下来,用心体会当下的每分每秒。”

俞鹰老师致辞

  1. 秋之养生

履霜,坚冰至。

——《周易·坤》


活动一开始,图书馆读者服务部(四平路校区)陆小夷老师介绍了霜降节气特点及养生注意事项。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这时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降养生注意保暖,不熬夜,饮食上多吃润燥的食物等。“履霜坚冰至”指的是脚下踩到了薄霜,结成坚实冰层的时令就快要到了。这是一种由此及彼、见微知著的思维方式,蕴含着生活哲理,即通过细枝末节和事物的发展规律,预知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这是一种洞悉力,或者说觉知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当你静下来的时候,就会看见你曾经忽略的,你的觉知力就会提升。之后,在俞鹰老师的带领下,在座师生进行了一段瑜伽冥想,日间忙碌的心渐渐沉静下来,准备着享用后的一道道文化大餐。


陆小夷老师介绍霜降节气养生重点

  1. 秋之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皎然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适逢霜降茶会,话节气饮茶。采薇茶艺社的赵坤同学为大家介绍起节气养生茶。所谓“春饮春茶,夏品夏茶”,到了秋季也应该喝一些秋冬季出产的茶,赵坤同学这次带来的便是秋茶——六堡茶。六堡茶产于梧州、苍梧一带,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此茶特点是“红、浓、陈、醇”,汤色红亮,味道醇厚,具有驱寒、镇静安神的功效。茶艺社的同学们为各桌来宾现场泡茶,一时间茶香融融,暖意顿生。


三、秋之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 《秋词》


大家一边品茶,一边聆听南洋模范中学海粟老师赏析刘禹锡的《秋词》。中国从古至今关于的诗词多是一派低迷荒凉,然而却有一个人的作品清新迥然,那就是唐代“诗豪”刘禹锡的作品《秋词》。全诗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鹤冲云霄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人生道路总是曲折迂回,难免会遇到坎坷与困难,我们在厄运面前绝不低头,要坦然面对、迎难而上,做一个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斗士。大家边饮茶边听海粟老师的精彩赏析,诗情澎湃,深有所感。

在海粟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回忆起一段段经典的诗句,诗情澎湃全场。陆老师感慨道:同济大学成立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经历了风风雨雨,尤其是在抗战时期,为躲避战乱,几经搬迁,我们的前辈们正是具有这样百折不挠的同济精神,才让我们的学校薪火相传至今。希望我们每一位同济人也能够继承和发扬这样的同济精神,创出更伟大的诗篇。


海粟老师赏析刘禹锡《秋词》


四、秋之功法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禅宗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祖师偈


同济人要能文能武。于是诗歌赏析后,由体育教学部、武术协会王小鹏老师带大家练习养生功。活动当天适逢中国禅宗的始祖达摩大师诞辰之日,王小鹏老师便借此机会传授给大家两式达摩拳法。中华武术注重礼仪,王老师先教大家如何行“拳礼”,之后逐个动作拆解,教授了“达摩拜佛”和“拍打经络”两个招式。特别是“拍打经络”,一个动作拍打了肝经、胆经、肺经三根经络,在秋天特别能保护肝胆与润肺。大家学得饶有兴致,一时间闻学堂内一片拍打之声。


上图:王小鹏老师教大家养生功法


五、秋之帖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东晋]王羲之 《奉橘帖》


活动筋骨后,大家重新落座,听点墨轩书社刘奕伶同学赏析一幅与霜降有关的书法名帖——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奉橘帖》。王羲之于霜降前奉友以橘,并附此简短书信,告诉友人:“奉送上橘子三百枚,由于还未到霜降节气,未能多采。”全帖只十二字,但字字不同,其字形、字体均有丰富变化,令人回味无穷。刘奕伶同学在赏析后现场挥毫,为大家演示书写了《奉橘帖》。写成后,现场由衷响起一片掌声。写书法难的不是学技术, 最难的是和古人印心,跟他们相会,感受他当时感受到的东西,我们不是要变成他们,而是要感受到“跟他们类似”的那种时空凝固、万物生长又寂静的那个状态。你只要感觉到了,你笔底下会展现出跟古人一样的东西。


刘奕伶同学现场书写《奉橘帖》


六、秋之曲

如果我是秋天的一片梧桐叶,

风来了,我知道我要落下了,

但在这之前,请让我随风而起一段最美的舞。


赏过书法,再品一首悠扬古琴曲。同济古琴社李一丹同学为大家介绍的是古琴曲《梧叶舞秋风》,其秋日静听桐叶摇落的意境恰与霜降主题契合。她特别为大家播放了“虞山吴派”吴景略先生的演奏版本,全曲一扫深秋之肃然伤感,以“舞”字为线,奏出一派秋高气爽、愉快欣喜的气氛,与刘禹锡的《秋词》有异曲同工之妙,传达了琴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志向。在座听者无不沉浸于悠扬琴音之中,若有所思。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就要过去了,伴着耳边古琴曲的袅袅余音,茶艺社的王宇航同学在活动的最后为大家现场展示“行茶十式”。十式分别是:主客行礼—备茶—温器—投茶·摇香·闻香—温杯—润茶—泡茶—分茶—请茶—品茶。茶艺社同学边讲解边操作,优雅的动作让现场观众为之感动。

这一夜,有茶有诗,有琴有书,师生相伴,度过了难忘而丰盛的中华传统文化之夜。习总书记说:“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有真正的文化自信,无论我们将来走到哪里,都可以自豪地对别人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们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最后,在《我和我的祖国》优美的歌声中,大家恋恋不舍地道别,相约下一个传统文化之夜再相聚。


上图:茶艺社的茶艺展示

上图:同学们热烈交流


文字:李玮、陆小夷

摄影:俞惠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