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学讲堂|回顾:汉字性质的再认识——从“博古通今”说起
- 2019-11-21 6403
- 11月19日,由同济大学、中国文字博物馆主办,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及同济大学图书馆指导、闻学堂承办的“汉字性质的再认识——从‘博古通今’说起”讲座在四平路本部图书馆十楼闻学堂举行。来自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的葛亮老师,为在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 葛老师首先从百度百科和知乎上有关“汉字”的网页谈起,告诉大家汉字的性质其实很复杂,并不能简单认为汉字就...
- 汉字互动体验营 | 征集小伙伴!快来现场体验吧!(11.22报名通道开启中)
- 2019-11-21 5228
- 甲骨文产生于商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虽然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早期形式,但它的词汇量一点也不贫乏: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5000个,已识确认千余字。这不,十二生肖就能向大家炫耀炫耀自己三千年前的风采。 想认识殷商时期的十二生肖吗? 想知道自己属相的甲骨文写法吗? 想拥有一张独属于你的甲骨文生肖拓片或印刷品吗? 那就来闻学堂参加甲骨文印刷拓印系列...
- ProQuest - Periodicals Archive Online 开通试用!
- 2019-11-21 0
- 中国近代影像资料库开通试用!
- 2019-11-21 0
- 《科学智库》数据库开通试用!
- 2019-11-21 0
- 做客中国,爱在我嘉丨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 2019-11-21 6630
- 《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记事,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而汉代郑玄《周易注》又注称:“大事大结其绳,小事小结其绳”,而在战国铜器上所见的数字符号上都还留有结绳的形状,由史料可知,绳结确实曾被用作辅助记忆的工具,是文字的前身,也是中国结的前身。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这是《诗经》中描述女儿出嫁时 ,母亲一面与其扎结可,一面叮嘱许多礼节时的情景,代表了父母对子女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