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学讲堂 | 回顾:夜空中最亮的星——《左传》导读
时间:2021-11-03
地点:闻学堂
主讲人:刘勋
介绍:
2021年11月3日晚星辰正亮,在同济大学闻学堂里,《夜空中最亮的星——<左传>导读》主题讲座由上海科技大学的刘勋老师热情开讲。
讲座围绕《左传》中一个神奇的故事展开——公元前525年,鲁国占星家梓慎据“彗尾扫大火”的天象大胆预言郑、宋、陈、魏四国都城五年后同日遭受火患;郑人裨灶同样预测并向执政卿子产提议献国宝消灾,子产不予理睬;大夫里析病重中劝说子产迁都避祸,但未道明缘由;鲁国起风,梓慎登楼瞭望笃定四国起火;火灾成真,裨灶高调预言不予宝物将二次起火……刘老师就着原文生动叙述了一个貌似合理的历史事件,同时抛出种种疑点。
接着转向事件发生的背景。中国古代占星术以天人互动为理论基础,星次与列国存在对应关系;当时社会重人道轻天道,致使占卜者被结构性沥空;子产在郑国强势改革遭多方不满,已现反对者制造事端。“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是天灾还是人为?讲解至此,引发思考。
将故事从头至尾再次剖析,刘老师带领同学们一点点靠近真相,在一片惊叹声中,四国火灾事件得以重构。占星家炮制并散布天灾预言掩护跨国合谋纵火行动,以提高自身话语权。高层卿大夫默许甚至谋划行动,是制造由头发动责难,动摇执政卿地位。原来那夜空里纯粹明亮的星星,能与暗地里的政治行动相关联。
刘老师另外对子产识破计划、准备预案的过程做分析,可见当时统治者行事的政治站位及安定民心的重要性。
提问环节中,师生就古人对天象预测真伪的话题展开交流。最后,由图书馆何青芳书记为刘老师赠予闻学堂纪念品。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而《左传》中丰富的政治意味还待大家在阅读中继续挖掘。
文字:王寿励楠 摄影:朱颖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