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学课堂 | 《死后世界的营造》
闻学课堂 | 《死后世界的营造》
时间:2019-09-23
地点:图书馆一楼报告厅
主讲人:胡炜
介绍:

9月23日(周一)19:00-20:30,胡炜老师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以《死后世界的营造》为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丰富充实的精彩讲座。

在开始正式讲座前,胡炜老师首先指出,死后世界的营造是中国古代美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而本次讲座将相对集中地以古埃及、两河流域、先秦两汉墓室的对比为主要论述内容。围绕着“死后世界的营造”这一主题,本次讲座主要由五个方面展开--生前的“延续”;逝者形像表现;营造死后世界的空间;艺术手法;外来文化元素。


讲座伊始,胡炜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古埃及墓室中石灰岩壁画的局部,壁画描绘了牛涉水的场景,而“牛涉水”意味着去往死后世界。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的故事中,“死后世界”与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史记》中就有对于郑庄公“不至黄泉,毋相见也”与考叔“穿地至黄泉,则相见矣”的对话记录。事实上,“水”在死后世界的营造中,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意象,在古人意识中,地下水也往往是与黄泉、死后世界相通的。“水”的意象引发了同学们对于“死后世界”构建与营造的兴趣与思考,胡炜老师也借郑庄公的故事指出,“死后世界”并非是全然独立于生者存在的“现实世界”的,它们实际上是以某种方式相连相通的——这也就引出了第一个主题。


死后世界 ——生前的“延续”
胡老师首先以古埃及的《忽内法(Hunefer)的最后审判》为例,向我们展现了古埃及人意识中的死后世界。画面以一种叙事性的艺术语言,对死后世界进行描述。死者会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并非死后即消失,譬如,心脏会与羽毛进行轻重对比,这是对生前清白或有罪的判断(这也开启了后世基督教的审判模式原型)。

在中国,战国时楚地的曾侯乙墓的外棺绘有暗示死后世界的特有纹饰,留有“门洞”,而内棺绘有“窗”。这意味着,死者在地下是可以通过“门窗”进入墓室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