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学展堂丨经典赏析:宋代人物故事画之婴戏图
作者:闻学堂  发表时间:2024-11-25 

婴戏图也称“戏婴图”,是以儿童玩耍嬉戏为题材的绘画类型,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童年片段。不同于现代摄影技术发达,在古代要记录下稚童的纯真乐趣,除了诗词,绘画可谓主要途径。因此中国人物画很早就有摹画婴孩的传统,但直至唐宋时期技巧才渐趋成熟,开始自成一格,诞生了许多生动传神的作品。随着画家与作品数量的增长,婴戏图中表现儿童活动、玩具物品和情态的丰富程度也得以扩展,出现了牧放、游戏、货郎等题材。本期让我们走近婴戏图,感受古时孩童们意趣盎然的生活点滴。

婴戏图

01

北宋 苏汉臣
绢本 设色 18.2cm×22.8cm 天津博物馆藏
图源自中华珍宝馆

 

苏汉臣作为宋徽宗专职画家团翰林画院的成员之一,擅画人物,所绘儿童尤其精妙传神的。《婴戏图》就描绘了两个男孩扑蝶的情景。时值盛夏,身着薄纱衣裤的男孩轻步向前,伸开双手,捕捉飞舞于花间的野蝶;对面另一个孩童伏坐地上,手执纨扇注视小伙伴。两婴孩一静一动,在扑蝶这一反映古代时令游戏的画面中相映成趣。
明代顾炳辑录《历代名公画谱》中,对苏汉臣的绘画技艺评价称:“汉臣制作极工,其写婴儿,着色鲜润,体度如生。”他汲前人所长,完善了孩童的体态身姿,同时大胆用色、自成风格,以遒劲而简洁的线描勾画,虽笔墨不多,人物的神情动态却精妙入微,人物特征也更鲜明突出,富于魅力。

市担婴戏图

02

南宋 李嵩
绢本 浅设色 25.8cm×27.6cm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源自中华珍宝馆

李嵩有多幅货郎题材的婴戏图传世,其线条细秀,设色淡雅,同时充满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尤其画面所承载内容的丰富程度,令人眼花缭乱。宋代风俗画多工谨细致,对细节逼真描绘,以此来体现真实的艺术情韵。李嵩的《市担婴戏图》任一局部放大,都是值得研究的有趣画面。
比如,货郎担上层层叠叠百来件货物,宛如缩小版超市,既包含家用杂物、时蔬果酒、胭脂水粉,也有灯笼、风筝、噗噗噔儿(一种音响玩具,呈扁瓜形或葫芦状,嘴长而直,底部极薄,也作“布布噔”、“倒掖气”、“响葫芦”、“鼓珰”)等民间玩具。
画里的货物繁而不乱,人物也生动细腻、特征鲜明,不仅展示了货郎为生计奔波、妇女为家计费心,更匠心摹绘孩童的无邪天真。李嵩以精准、顿挫有致的笔法,于方寸之间呈现出极富故事性的场景,真实记录了南宋百姓的生活方式,也表现出市井浓厚的生命气息。


【展览信息】
展览主题:探寻之旅——宋代人物故事书画展
指导单位:上海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联盟、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
主办单号:同济大学图书馆
承办单位:同济大学图书馆闻学堂
展览时间:2024年10月-2025年1月
展览地点:同济大学(沪西校区)图书馆 二楼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