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学展堂丨阅读推广:中医典籍之《伤寒论》


《伤寒论》,又作《伤寒杂病论》、《伤寒卒病论》,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皆备的中医临床著作。它由东汉张仲景编著,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全书以六经辨证为核心,记载有多种外感病与杂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方药等,尤其对于伤寒的分类、诊断和治疗提出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涉及中医方剂学、药剂学、护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汉末年间,瘟疫流行,名医张仲景时任长沙太守,开堂坐诊。他编著此书时,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伤寒病有寒热虚实之分,从而提出了辨证施治的原则,并根据不同病症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法,救治无数生命,造福一方百姓。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在《伤寒论》中收录的大量方剂,更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瑰宝。

 

张仲景

张仲景 (蒋兆和 作)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和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


“探寻之旅——解锁中医文化之精髓”主题展
在沪西校区图书馆二楼展出,将持续至九月中旬结束

本期文字/图片:闻学堂

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