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学堂讲座 | 回顾:从毛泽东诗词中学党史

2021年6月22日下午,正逢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之际,李雅茹老师在同济大学图书馆一楼报告厅进行了主题为“从毛泽东诗词中学党史”的讲座。
此次讲座由毛泽东的两首诗与两首词贯穿起来,这四首诗词分别为《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与《七律•到韶山》。它们在中国不同的革命阶段中被创作出来,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同时也呈现出诗人不同的心路历程。
图片6
李雅茹老师首先介绍了创作于1925年的《沁园春•长沙》。此时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的发展,预示着大革命的高潮即将来临。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革命形势,遂写此词。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于长征途中所作。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受壮美河山之激发,他提笔作词,抒发出了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1949年4月,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就是作于此时。“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耳熟能详的诗词,是毛泽东个人的诗兴,也是中国共产党光辉革命历程的写照。
《七律•到韶山》是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家乡时,为抒发心中无限感慨所作。此时,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誓言已经变成现实。
图片7
以这四首诗词作为线索,李雅茹老师为我们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关键节点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重要时刻。毛泽东的革命诗词中凝结了中国革命中艰难而惊险、曲折又悲壮的故事,更抒发了革命者众志成城、革命必胜的信念,以及作者豪迈奔放,乐观浪漫的情感。通过品读诗词,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有助于我们避免落入历史虚无主义的认知中,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文字:滕时稼
图片:秦毛毛

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