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DE
首页/ 活动介绍/ 活动预告

活动介绍

About Activity

迎新大挑战 | 中德历史文化竞答等你来Battle!
  发表时间:2022-10-21 

大一新生:早就听过同济和德国的深情厚谊,现在终于成为了一名同济人,怎样才能迅速融入这一氛围呢?


社团学姐:这还不简单!赶紧参加由德文图书馆、德语社和中德之窗共同主办的中德历史文化竞答活动,这里既有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还有加深印象的答题赛事。奖品还非常丰厚哦!


德图老师:本次竞答活动分三期进行,前两期为初赛,先读文章后答题。最后一期为终赛,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哦~



活动时间轴


初赛第一期20221020

初赛第二期20221027

终赛2022113





答题规则

本次竞答综合参考正确率及答题时长进行成绩排序,初赛成绩前5名的参赛者可获得终赛加分10分。本期答案在下期公布,加分名单将在终赛前公布。



活动奖品

一等奖(3份)

Leuchtturm 灯塔手账本+merci蜜思巧克力

二等奖(6份)

Schneider签字笔+Knoppers优力享威化饼干

三等奖(9份)

Spielzeug德国球毛绒挂饰+小熊软糖


获奖名单将在终赛结束后公布,我们将会通过邮件通知获奖者领奖。





同济大学建校115年来,见证和助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

20世纪初中国的工业部门还并未发达之时,德国政府计划在中国开办一所工学堂。19101210日,德国政府召开工商界和银行界领袖集会,推选德国枢密政府顾问费舍尔博士(Fischer)为代表,在中国筹建德文工学堂。

1

191212月,同济德文工学堂和同济德文医学堂合并,称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工学堂的办学经费同样由董事会来筹措,福沙伯全面领导新学堂的事务,贝伦子担任工科教务长。


同济德文医工学堂的土木科有武培明、韩嘉椹、钱廷櫆、胡振声、谭文庆5位学生;机电科有黄伯樵、刘荫楏、舒震东、曹省之、乐宝琳、沈观宜等8名学生。他们成为我国第一批接受德式工科教育的技术骨干力量,大多在政府或重大工程项目中担任要职,走在探索实业救国的前列


作为全球八大工业国之一、欧洲第一大工业国,德国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航天、汽车、精密机械、装备制造、军工,它的工业品在世界享有盛誉。

中央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后,同济大学率先与德国恢复交流。1979年,联邦德国科技部长豪夫来访,代表德国向同济大学捐建演示物理实验室近年来该研究所结合国民经济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需要,依托科技部重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凝聚态理论与统计物理、人工电磁材料、纳米多孔材料与微结构物理、辐射发光与材料的微结构、电介质微结构与特种光学元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

20047月,根据中国教育部和德国联邦教育部的合作意向,中德工程学院成立。其办学宗旨是通过教育合作项目将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模式引入中国的高校体系,培养更加面向生产实际的工程师,使学生具有跨学科的专业知识,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



同济工科的创建和国际化发展,也是中德友好和中德在工业领域发展合作的缩影。

2013年,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和联邦教研部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工业4.0,即在蒸汽机、规模化生产、电子信息技术之后,以智能化工业为目的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工业4.0”旨在把德国工业生产技术推向最先进的智能化生产。

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西门子展台入口)

而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就是国务院于2015年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我国的经济体系已经逐渐由以农业为主转型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但是,相对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中国的工业尚处于多制造、少创造的阶段,距离制造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规划是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中,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作为亚洲和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和德国共享着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

2014年,两国签订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将“工业4.0”议题纳入中德标准化合作委员会的议程,致力于开展更具系统性和战略性的合作。随后,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发布《中国战略》,希望促成德国和中国在科研和创新领域的多样化合作。

2016年中国科技部发布《科技创新共塑未来·德国战略》,其中强调,两国应发挥“创新引擎”作用,共同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孕育与发展,携手推动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整合两国产业和科技资源,共同带动东南亚、非洲第三方市场发展,推动全球包容性增长。





热爱中德文化的你

还在等什么呢?

赶紧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试一试身手吧!

6



对同济与德国的历史感兴趣的小伙伴

还可以扫码向老师提问

了解那些年同济的故事~

Ps,下期可能会展示你的提问和老师的回答

7





文案 | 中德之窗、德语社、德文图书馆

题目 | 中德之窗、德语社、德文图书馆

编辑 | 中德之窗


参考资料:


[1]晏越.“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综述

[2] https://www.mfa.gov.cn/ce/cgmu/chn/sbwl/t1214131.htm

[3] https://m.huanqiu.com/article/9CaKrnJQZBZ

[4]中国科技部《科技创新共塑未来·德国战略》


   

8

9

10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