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包豪斯的理想与现实”回顾 |
发表时间:2020-09-29 |
2020年9月24日晚18:30, “包豪斯的理想与现实” 讲座在我校德文图书馆成功举办。德国包豪斯设计中心中方代表、上海包豪斯创意设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吴晓东校友作为主讲嘉宾,围绕包豪斯风格发展历史以及主要理念展开讲座。同时,线上和线下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共吸引了近百名师生聆听。
吴晓东总结了各个时期包豪斯建筑风格和发展理念,结合许多著名包豪斯风格建筑大师的作品,运用生动流畅的语言进行了讲解,同时融合了一定的德语知识,将大家带入了包豪斯的奇妙世界。包豪斯风格主要以极简风为主,具有极强形式感的巨大玻璃窗、横平竖直的钢筋混凝土、平顶和白墙等都是包豪斯风格的主要特征。
此外,他还介绍了包豪斯的主要发展历史:包豪斯起源于德国,于1933年在柏林的时代终结后,开始走向世界。在美国设计师菲利普约翰逊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德国建筑师到了美国,后将包豪斯风格传遍全世界,成为国际风格。密斯设计的芝加哥玻璃幕墙摩天大楼、柏林新国家美术馆等,这些独特的地上地下玻璃建筑设计……都是包豪斯风格的延续与发展。
接着,他着重讲了包豪斯进入中国的情况,包括上海圣约翰大学,著名的中国包豪斯风格设计师黄作燊,以及包豪斯风格为主要建造中心的“大上海计划”等等。同济大学的文远楼、大礼堂也体现了包豪斯风格。
提问环节,线上线下的师生们踊跃发言:如何将包豪斯风格与中国现代工业设计发展进行结合,有关同济与包豪斯的渊源关系等等,吴晓东一一作答,赢得掌声一片。
撰稿人:叶之秋 史艳芬 图:史艳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