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DE
首页/ 新闻动态

首页

Home

“论语流韵:版本藏今古,译笔汇东西”展在德文图书馆开幕
  发表时间:2025-06-27 


627日中午,“论语流韵:版本藏今古,译笔汇东西”展览在德文图书馆一楼大厅开幕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顾旭峰、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建广、图书馆副馆长周玮、学生处思政科徐楠出席揭幕仪式各院系师生代表参加本次展览由上海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联盟、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同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指导,由同济大学图书馆主办。

顾旭峰在致辞中表示,《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它所蕴含的仁爱、礼仪、诚信等核心价值观,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了共同的精神指引,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纽带。希望通过展览,让《论语》的智慧之光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贡献一份同济力量。

吴建广在发言中指出《论语》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构建了有效社会交往的范式,并在此基础上勾勒了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国家全方位合理建构的宏伟蓝图,为建立公正有效的国家结构提供了深刻洞见。这也正是他致力于《论语》翻译与研究工作的深层动因。吴教授也客观分析了《论语》的特点与挑战。他提到,《论语》作为孔子语录的编纂集,其非系统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正因如此,在当代语境下重构《论语》思想体系,对树立我国文化自信、推动文明崛起至关重要。

学生代表德语系研究生彭晓雨同学,分享了自己对《论语》文本的独特解读。彭同学从自己的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出发,认为将《论语》跨越两千多年的深邃思想,精准而富有生命力地译入德语,是一项艰巨的挑战。这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要在异质文化的土壤中,让“仁”、“礼”、“君子”等核心概念生根发芽。她深感《论语》早已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成为我们理解世界、安顿身心的一种内在方式。其强大的魅力,在全球化与价值多元的今天,依然闪烁着指引方向的光芒。

仪式上,顾旭峰、吴建广教授、徐楠共同手持清乾隆五十四年恩科山东乡试考题拼图,完成画面组合。随着《论语●学而篇》的经典语句的呈现,寓意着中西文明对话的正式开启。

随后出席嘉宾、师生前往展厅,从论语的“版本演变”、“德译历程”、“中德翻译互动”三大版块,沉浸式体验这场跨越时空的典籍盛宴。




图文:德文图书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