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语小说家。卡夫卡生于奥地利(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不过两个弟弟相继夭折。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三次订婚,又三次退婚,因而终生未娶,41岁时死于肺痨。卡夫卡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短篇小说《中国长城的建造》《判决》《饥饿艺术家》。
K无从进入城堡。我们一样。他为了传袭下来的命运倾尽一生,最后发现自己走错了路。他死于意外。而我们活在意外之中。他以为自己能够进入城堡,他拿出耐心坚持到底,可是规则外的存在依然出现。他在中庸里徘徊,是细节对信念的篡改,情感始终是不大不小的破坏。堂吉柯德在与风车大战中泄露勇敢,而K在一系列苦苦的追寻里求得挫败。城堡是自己的心。我们一直与自己相隔遥远,我们习惯于远距离的审度自己,直到由于长久的陌生而开始习惯,因为陌生的习惯再也找不到寻回自己的入口,入口的钥匙在我们心里,而我们的心,现在哪里?K不曾选择放弃。他始终未曾离开。他忠于命运,无论对错。然而命运只有一个,他用隐约的狂热将意外预约。他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别人的命运而他默认。放弃是不是有所改观? 这不是一种佯装的借口,没有人拥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不经意间就走向了别人的旅途,不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