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回顾
2018|十指春风 布艺掇英 2018年上海市第二届布艺(创意)大赛作品展
  发表时间:2018-10-25  阅读次数:1954

 

金秋十月,2018年上海市第二届布艺(创意)大赛作品展在同济大学博物馆开幕。通过此次展览,观众欣赏到来自上海市各区、相关院校从事非遗“布艺”的传承人和爱好者的精彩作品。

       
展览时间:10月11日-10月25日     
展览地点:四平路1239号一·二九大楼同济大学博物馆一楼展厅

10月25日上午,“十指春风 布艺掇英”2018上海市第二届布艺(创意)作品大赛颁奖仪式在同济大学博物馆举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上海市非遗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黎明、杨浦区文化局副局长张新、杨浦区文化馆馆长张亚非、四平路街道处主任乔兴刚、四平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英、上外贤达文管学院的院长肖淑芬、党委书记曹英和70多名布艺爱好者出席。

此次大赛和配套举办的展览由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市非遗保护协会、杨浦区文化局、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办事处和同济大学博物馆主办,杨浦区非遗分中心和四平路街道办事处文化活动中心承办。在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市非遗保护协会、区文化局的大力支持和各区非遗保护中心及部分学校的积极参与下,共征集到230余件作品,作品主题也从传统的花鸟鱼虫到融入中华创世文化和社会主义正能量的创新体裁,其中不乏优秀创意的布艺衍生制品。展览期间同济大学博物馆还组织了两场布艺制作DIY亲子活动。经过专家评委和大众评委的共同评审,最终有40件作品脱颖而出,评选出了最佳人气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四个奖项。

“十指春风 布艺掇英 2018上海市第二节布艺创意作品大赛”的颁奖仪式结束后,进行了海派布艺拜师仪式。年近九旬仍精神矍铄的王励新,是杨浦区非遗项目海派布艺传承人,此次的拜师仪式是她接收一位60岁的徒弟的仪式。

每一种传统文化的延续,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延续,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已经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的传统布艺通过本次比赛和配套举办的展览重新映入人们眼帘,唤醒了我们对中国民间布艺久违的记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