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回顾
2017|石之歌——津巴布韦石雕艺术展
  发表时间:2017-10-20  阅读次数:2128


THE SONG OF STONES


数万年前,它尚只是天地间一块青石。它并非女娲补天时留下的七彩神石;并非青埂峰下曾在富贵人间走一遭的神瑛侍者;它从未听说过孙悟空与石中剑的传说;它未曾见过闲人和文人,赋予其诗文两行。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多么陌生遥远的故事。

也许忽然有一天,它发现,自己被刀斧相向;也许忽然有一天,它惊觉,自己被烈火印上无数纹章。痛苦犹如中世纪黑暗的时代,犹如被上帝救赎之前黎明里无数孤魂的哀伤……


烈火焚身,千锤万凿,在一片广袤的土地上,狂野原始的文化手印在它身上觉醒。耳畔草原上象群的饮水声,夹杂狮虎猎豹的狂奔;羚羊挂角,无处可寻;四面风起,犹如悲歌作古。


在人类文明发源的非洲大地上,夕阳格外火红,这一方顽石伫立于花丛之中,脑海中那首用千万年写成的歌儿,一遍又一遍地回旋。

你听见了,石之歌吗……

由同济大学博物馆、上海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同济大学留学生办公室协办、上海禾龙实业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非洲津巴布韦石雕艺术同济大学特展”开幕式10月20日在我校博物馆举行,同济大学党委马锦明副书记、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陈小平理事长、非洲雕塑艺术研究专家和著名收藏家赵宝培先生、著名学者阮仪三教授、同济大学非洲留学生代表、学校留学生办公室领导、部分院系领导和师生代表近百人参加了展览开幕式。

自古以来,非洲大陆的人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非洲文化。非洲津巴布韦石雕的造型艺术,尤其是以其简洁的线条;夸张变化的造型手法;古朴自然的表现形式以及神秘奇异的艺术风格,给人们以强烈的震撼,而且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和喜爱。东西方的艺术家都可以从中得到某种启示,现代绘画巨匠毕加索开创“立体主义”画派的灵感,就源于非洲大陆津巴布韦石雕几何形体的雕塑造型。

此次特展的展品,是在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赞助下,由非洲雕塑艺术研究专家和著名收藏家赵宝培先生精心挑选的非洲津巴布韦石雕作品。这些创意独特的雕塑艺术精品,为我校青年学生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了解非洲津巴布韦石雕艺术、提升艺术素养的机会。“2017非洲津巴布韦石雕艺术同济大学特展”尽管只选取了津巴布韦的60多件石雕作品在我馆展出,但我们仍能“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这个展览认识我们“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国——非洲津巴布韦的艺术。

展览将到12月9日结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