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您的反馈是什么?

   取消
馆长信箱 咨询反馈
闻学讲堂|山水原道 回顾
  发表时间:2018-06-08  阅读次数:2004

6月7日晚6:30,伴随着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闻学讲堂系列活动之“山水原道”在同济大学闻学堂如期举行。本次讲座我们有幸邀请到青年画家钱保纲先生,带领我们一探山水之原道。

 

 

钱保纲老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同时还担任了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常务委员,以及上海东元金石书画院研究员。2016年9月30日,钱老师在朵云艺术馆/芊荷艺术空间举办了《江南意——郑文、钱保纲、邵仄炯》山水画展。

 

 

首先,钱老师简单介绍了他执笔作画30年的心路历程,谈到现代人面对山水画的问题。他指出,我们今天面对山水画是有隔膜的。由于十年文革的特殊时期,八十年代拿起毛笔画画时面对的是一片荒芜。对于山水画的评价标准(如气韵生动等)难以把握,含义看似虚无缥缈,但其实山水画是非常讲究实证的。困难在于时代和文化差异冲击造成的隔膜与生疏,艺术必然面对当下的问题,通过自身体验探讨画理。
 

通过品鉴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天池石壁图》,钱老师向我们讲授了山水画的阴阳、龙脉等“气韵”特色。黄公望的山水绘画兼顾起宇宙思考的宏伟幽眇与个体修习的平静畅达,元代新兴的道家信仰与文化背景应该是理解其绘画观念的基础。随后,钱老师还带领观众赏析了展子虔的《游春图》和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等山水名作,传达山水与道的关系。

 

 

讲座中,钱老师讲解了山水的画法——阴阳为体笔墨为用。通过几个简单的作画实例,展现出山水画中的“阴阳虚实”,在现实中看似矛盾的两面得以在同一幅画作中显现。此外,钱老师还讲解了山水与心性。“栖心于空,有不二之境,得活泼之真趣,生动之气韵。所谓‘质沿古意,文变今情’。”
 

在互动环节中,观众兴致甚浓,纷纷踊跃提问,提出不少有价值的问题,钱老师也积极应答,与观众一同探讨交流。持续的一问一答中,山水之道投射得淋漓尽致。
最后,闻学堂的老师们与钱老师合影留念,并互赠纪念品,讲座圆满结束。

 

返回